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全县第一批正规手扶拖拉机驾驶证考试时,潘瑕沉着应对,无论是理论考试还是实操考核,都一次性通过,顺利拿到了县革命委员会公检法军管组车辆管理科颁发的驾驶证。
这本驾驶证特别小巧,长只有85厘米,宽65厘米,却透着满满的仪式感。
白色的纸芯外面,裹着鲜艳的大红色塑料封皮,摸起来光滑厚实。
翻开首页,一颗光芒四射的红五角星庄重地印在中间;第二页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的粗黑体标语,字字有力;第三页则印着教员的三段经典语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
“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
语录之间还点缀着金黄色的向日葵图案,格外醒目。
后面几页,详细记录着潘瑕的姓名、年龄、籍贯,还有经办机关的签章。
最让潘瑕心潮澎湃的是,她在“驾驶员注意事项”
里看到一行字——“持此证可在苏州市区道路行驶”
。
这个意外发现,让她瞬间冒出一个甜蜜的梦想:有朝一日,她要驾驶着手扶拖拉机,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回苏州,让父母看看她现在的本事!
可现实却给了她一盆冷水。
江心沙农场四面环水,只有几条狭窄的土路通往外界,还得靠渡船才能到对岸。
手扶拖拉机体积大,又重,渡船根本装不下。
这个在她心底反复翻腾的梦想,就像水面上的浮萍,只能随波浮沉,被现实搁置了很久,最终也没能实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当时农场的第一代手扶拖拉机,大多是进口的波兰乌尔苏斯牌,大伙都亲切地叫它“波兰”
。
这些老伙计跟着农场干了十几年,零件换了一茬又一茬,后来连原厂都不生产配件了,场部只能下文件,把它们强制报废。
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国产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
这新家伙比“波兰”
强多了——单缸柴油发动机设计更先进,笨重的惯性飞轮从两个减到一个,外观轻巧了不少,马力却从八匹跃升到十二匹。
最直观的变化是,手摇发动时明显省力,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拼尽全力了。
作为农场的技术骨干,老杨被分配了一台更威风的大型轮式拖拉机——东方红28,就是当时1元人民币纸币上印的那种。
潘瑕有幸试驾过一次,那台“座驾”
简直是庞然大物,不仅外观气派,还有单独的驾驶室、先进的液压系统,比她的手扶拖拉机强太多了。
潘瑕心里羡慕,可也知道不能跟师傅抢。
她把心思都放在自己的新伙伴上,每天琢磨怎么把它驾驭得炉火纯青。
这台东风手扶拖拉机是三轮设计,前面两个导向轮,后面一个驱动轮,转弯全靠后轮偏转。
这种“左转弯要踩右方向杆,右转弯要踩左方向杆”
的逻辑,让潘瑕一开始特别不适应。
初学那会儿,她神经高度紧张,双手紧紧攥着方向杆,眼睛死死盯着前方,嘴里还不停默念师傅教的口诀:“左转弯,向右用力踩;右转弯,向左使劲踩。”
哪怕稍微迟疑一秒,拖拉机的拖斗就会像醉汉一样偏离车道,差点撞到田埂上。
有一次转弯太急,拖斗里的化肥撒了一地,潘瑕蹲在田里捡了一下午,回到家累得饭都没吃就睡着了。
可第二天一早,她又准时出现在机修间,继续跟这台“铁牛”
较劲——她就不信,自己征服不了它。
:()1977年高考又一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