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最后,翔宇先生猛地一拍桌,做出决定:“立即成立专项调查组,我亲自牵头!
所有人都给我沉到基层去,把真实情况摸清楚,不能漏掉一个知青的困难!”
没过多久,13支由国务院直接派出的“知识青年工作调查小组”
就悄然出发,分赴全国12个省区。
在他们的暗访名单上,“萩芦公社”
这个名字被红笔重重圈出——这个藏在闽中山峦里的小村庄,因为李庆霖的信,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层关注。
闽中萩芦溪畔,溪水湍急,泛着浑浊的浪花。
调查组组长王震同志特意换上了一件打满补丁的旧军装,胸前别着一枚崭新的教员像章,在阳光下闪着光。
他踩着摇摇晃晃的竹筏渡过溪水,上岸时裤脚都溅湿了,却丝毫不在意。
看到一位背着柴禾的老农从路边走过,他快步上前,笑着拦住对方:“老乡,麻烦问下,李良模家怎么走?”
说着,顺手从口袋里掏出半包“大前门”
香烟,塞进老农的柴箩筐里。
老农愣了愣,低头瞅了瞅那包烟,又看了看王震胸前的像章,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声音都有些发颤:“你们……你们是上面派来的同志?”
得到肯定答复后,老农立马放下柴禾,热情地在前头带路,嘴里不停念叨:“可算盼来你们了!
良模这孩子,苦啊!”
当调查组跟着老农推开李家那扇吱呀作响的木板门时,院子里正飘着淡淡的地瓜粥香。
李良模佝偻着背,在灶台前搅动着锅里的粥,火光映着他消瘦的脸,显得格外憔悴。
这个才二十一岁的青年,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手指关节因为长期干重活变得粗大变形,接过调查组递来的笔时,手都在微微发抖,连笔都握不稳。
“去年秋收,队里就分了九十斤稻谷。”
他掀开墙角的米缸,缸底空空的,只铺着几张1969年的旧报纸,纸都发黄发脆了,“公社干部说……知青的口粮算余粮,要先紧着城里供应,我们这些在乡下的,能有口粥喝就不错了。”
王震同志蹲在灶台边,手里的笔记本飞快地记着,纸上写满了歪扭的字迹:某大队支书把知青住的房子占了,改成自己开赌场的地方;某公社主任克扣知青的过冬棉衣,偷偷拿到黑市上卖钱;更有女知青为了能拿到返城指标,被迫嫁给干部的傻儿子,忍受屈辱的婚姻……当听到一位女知青哭诉“有两个女娃不愿意顺从公社干部,被锁在粮仓里整整三天,差点饿死”
时,老将军再也忍不住,手中的钢笔尖“唰”
地一下,狠狠戳穿了厚厚的笔记本纸页,墨水顺着破洞渗出来,像一滴愤怒的泪。
这些浸透着知青血泪的证词,最后被整理成一份厚厚的紧急文件草案,也就是后来下发的征求意见稿。
在草案里,一条关于“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知青人身权利,违者从严惩处”
的条款,被红笔醒目地圈了出来,格外扎眼。
:()1977年高考又一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