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华庆军叹了口气,这是胡悦第一次见他愁眉不展:“没办法,这次受灾的地方太多了,全县十几个公社都遭了灾,县里的专项款分下来,每个地方都没多少。
咱们这五千块,已经算多的了。
骆驼大队整个村都被冲平了,要整体搬迁,他们的拨款最多,可照样捉襟见肘,最后还得靠自己想办法。”
“靠自己就靠自己!”
胡悦把洗好的绷带拧干,语气斩钉截铁,眼睛盯着渠水里跳跃的残月,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明天我就跟知青们商量,咱们先凑点钱,先把最紧急的房子盖起来!”
第二天天刚亮,胡悦就把知青们召集到大队部,一开口就说要捐款。
知青们虽然工资不高,有的一个月才几块钱补贴,但没人犹豫——小李把攒了半年的二十块钱全拿了出来,小王把家里寄来的手表当了换了五十块,连平时最节俭的小张,也掏出了十块钱。
半天功夫,大队部就收到了近一千块善款。
赵利民站在旁边看着,眼圈都红了,哽咽着说:“没想到知青们这么给力,真是谢谢你们了!”
胡悦牵头成立了“灾后重建小组”
,知青们全参与进来,挨家挨户登记房屋受损情况,算需要多少砖瓦、水泥;还把挨着深沟的五户人家迁了出来,在村东头选了块高地给他们盖新房——这样既能建泄洪缓冲带,又能让这几户远离危险。
大队部拿出仅有的积蓄,又加上知青捐的钱,总算凑够了买砖瓦的钱。
可没过几天,新的难题又来了——县里的五千块拨款下来了,可一算,还是不够买水泥的。
赵利民急得直转圈,最后拍着大腿说:“有了!
地基用水泥,墙体下半截也用水泥防渗水,上半截就用石灰泥!
只要能住人,耐看不耐看的,先凑活!”
胡悦没办法,只能点头同意——总比让社员们住漏雨的草棚强。
隔天,县里来考察的阵仗,把全村人都惊着了。
公社广播站的人领着一大帮记者,有扛着摄像机的,有端着相机的,还有拿着小本子记录的,说是要采访“抗洪先进典型”
。
记者们先围着胡悦问东问西,又拉着赵利民拍照,还去慰问死难社员的家属。
当省电台的记者扛着宝来克斯摄影机,省报社的记者端着海鸥牌相机闯进灾民的临时棚户时,闪光灯“咔嚓咔嚓”
响,惊醒了里面一个发着高烧的娃娃。
赵利民眼疾手快,立马蹿到镜头前,从兜里掏出自家晒干的柿饼,塞到旁边一个孤儿手里,笑着说:“孩子,快拿着,这是叔叔给你留的。”
可那孤儿却哭了,抽噎着说:“当时要不是胡姐拽着我跑,我早就被洪水冲走了……”
赵利民脸上的笑僵了僵,赶紧把话题岔开。
记者们走了没几天,胡悦之前联系的那家水泥厂,突然拽着县里的领导和一群记者又来了。
还拉了两大货车水泥,在村口搞了个热闹的捐赠仪式,厂长握着胡悦的手,对着镜头说:“我们是来支持双沟村重建的,为灾区贡献一份力量!”
社员们看得直撇嘴,私下里议论:“什么贡献力量,就是蹭热度!
没看见省报、省电台都报道双沟村了吗?这免费的广告,可比买水泥贵多了!”
有人还气得往地上啐了一口:“早干嘛去了?之前咱们买水泥还涨价,现在倒来装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