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桌上摊满了救灾款的票据存根,连胡悦当初跟知青捐的一千块善款,都被一笔一划记在泛黄的账本上。
带队的王副主任趁没人,拉着胡悦的胳膊小声说:“文件你也该听说了,明天跟我回公社报到,革委会办公室都给你腾好了,连新桌椅都搬进去了!”
胡悦这次没再找借口——灾后重建基本收尾,安置房的门帘都挂好了,泄洪渠的水泥也干了,秃山上的刺槐苗也发了芽,再赖在村里,反倒显得她矫情。
可她还是没急着走,又拉着赵利民开了三次会,软磨硬泡说服了大队部:“把山头那些种玉米的薄地退了!
种上树才能抓牢水土,下次洪水才不会冲得这么凶!”
赵利民被她说得没辙,只能点头:“听你的,胡干事,你说咋干就咋干!”
接下来的日子,胡悦领着社员把村里的泥巴路翻了个底朝天。
知青们去公社拉水泥,社员们扛着锄头平整路基,连村里的老汉都来帮忙。
水泥没干时,胡悦天天守在路边,谁要是敢踩一脚,她就叉着腰跟人理论:“这路是给大伙儿走的,现在踩坏了,下雨还是烂泥塘,到时候别嫌路难走!”
有回村里的二柱子急着赶牛回家,踩了块没干的水泥地,胡悦追着他绕了三圈,非要他把踩坏的地方补好才罢休。
等水泥路干透,黄桷树栽满路两旁,双沟村彻底变了样——土坯房换成了亮堂堂的砖瓦房,泥巴路变成了光溜溜的水泥路,连村口的老槐树都被刷了白石灰,看着就精神。
社员们见了胡悦,老远就笑着往她兜里塞东西:张婶塞把炒花生,李叔塞个烤红薯,嘴里全是“胡干事好”
。
可胡悦心里门儿清:这些热络里掺着虚情,毕竟她马上要去公社当干部,大伙儿是想跟她搞好关系,以后去公社办个证明、领点救济,能有个“靠山”
。
胡悦临行前,大队部办了场简短的欢送仪式。
白露这天,大队部院里的木芙蓉开得正盛,树上挂满了知青们剪的彩色纸花,红的、黄的、粉的,风一吹就晃,像挂了满树的小灯笼。
十点钟声刚响,公社的武装干事就领着腰鼓队来了,鼓点敲得“咚咚锵”
,把胡悦从人群里迎到临时搭的主席台上。
赵利民穿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领口还别着枚旧徽章,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表彰词,用新学的普通话念着,舌头时不时打绊。
念到“胡同志带领我们抗洪救灾、重建家园”
时,他突然掏出手帕抹了抹眼角,声音也哽咽了:“胡同志……就是咱们双沟村的穆桂英啊!”
台下立马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几个裹着蓝布头巾的老婆子挤到台前,往胡悦手里塞煮鸡蛋,鸡蛋还带着棉袄的体温,裹在粗布手帕里。
胡悦望着台角褪色的“农业学大寨”
标语,嘴角忍不住泛起苦笑。
她想起几个月前,村里的瘸子还堵在村口骂她“败家娘们”
,说她组织防汛演练是“瞎折腾”
,可现在,瘸子正站在腰鼓队旁边,扯着嗓子喊“向胡干事学习”
,脸涨得通红,比谁都卖力。
当她的目光扫到人群最后方——刘翠翠低着头,手里攥着个布包,手指都快把布包捏破了,没跟着鼓掌时,台下的掌声突然变得刺耳起来,像无数根细针戳着耳朵。
:()1977年高考又一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