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作响,他却半步不挪,宁肯自己裤腿沾满泥,也不让半点泥水溅到车上。
“那会儿男孩子要是能有辆自行车,比现在年轻人买辆吉普车还风光!”
胡悦笑着感慨,“双沟村的后生们,要是谁能骑上永久、大金鹿,走在村里能引来一串羡慕的眼神,连提亲的媒婆都能多上门两回!”
吴运才一听,赶紧抓起胡悦送的竹叶青,凑到鼻尖深吸一口气,陶醉地眯起眼:“可不是嘛!
油盐酱醋茶,这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供销社、百货公司的售货员,手里攥着布票、糖票、肥皂票,稍微松点口,就能让社员多买半尺布、半斤红糖——你说这职业能不招人羡慕?”
他话锋一转,又说起驾驶员:“现在的驾驶员,那可是高级人才!
汽车本来就稀罕,一般人别说坐,就是见都少见——你记不记得,马路上要是过一辆汽车,村里的孩子能丢了石子儿、沙包,追着汽车跑二里地,就为多闻两口汽油味儿!”
胡悦使劲点头——她在双沟村见过这场景,有次公社的卡车来送化肥,十几个孩子跟在车后跑,嘴里喊着“汽车!
汽车!”
,直到卡车开远了,还站在原地望着车尾的尘土发呆。
“不过我说的驾驶员,大多是机耕队的农机手,”
吴运才补充道,“咱们公社有机耕队,有拖拉机、脱粒机,可数量太少了!
一到农忙,各个大队都抢着要,排号能排到半个月后——不是谁都能当农机手的,得先去县里进修,考了驾照,再跟着师傅学个两三年,能修车、能耕地,才算真正出师!”
卫生员的事,胡悦也熟——公社有卫生院,村里有保健站,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卫生员手里攥着盘尼西林、退烧药,谁家有人感冒发烧、头疼脑热,都得求着卫生员。
双沟村洪灾时,村保健站的王卫生员背着药箱,蹚着洪水给伤员包扎,手里的半瓶酒精都当成宝贝,滴一滴都要算着用。
“谁家还没个生老病死?卫生员握着救命的药,自然受人待见!”
胡悦说。
最近因为洪灾宣传,胡悦跟广播员打交道最多:“县里有广播站,公社也有,家家户户房梁上都挂着有线广播,天天播新闻、放样板戏。
老百姓没电视,所有信息都靠广播——广播员、通讯员在村里就是‘文化人’,要是谁家孩子在广播站上班,全村人都得高看一眼!”
吴运才又说起卖票员:“这职业是知青下乡才火起来的!
农村交通不方便,知青回家得去汽车站买票,一到过年过节,车站排的队能绕供销社两圈!
要是有亲戚在车站卖票,能走后门提前上车,不用在寒风里冻大半天——你说这特权谁不想要?”
:()1977年高考又一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