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后来他才明白,这种惊人的饭量,只有挨过饿的人才懂。
饿到极致时,见到饭食的那种渴望,比什么都强烈。
俗话说“北方的面肠胃,南方的米肠胃”
,颜雨从小在北方长大,吃惯了面食,可到了塞北,主食大多是青稞面,还得充公,剩下的只有地瓜面和玉米面。
偶尔吃一次还行,可天天吃、顿顿吃,那滋味简直是折磨——地瓜面发苦,玉米面剌嗓子,咽下去的时候,得就着一大瓢凉水才能顺下去。
所以每当知青点能改善伙食,那比过年还热闹。
有一次,一个女知青的家里心疼她,托人从城里弄来一袋十公斤的白面,偷偷送到知青点。
当男知青们扛着那袋白面回到宿舍时,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围着袋子转来转去,跟看宝贝似的。
负责做饭的两个女知青连夜动手蒸馒头,从揉面、揪剂子,到上锅蒸煮,男知青们就跟护食的狼似的,围着案板和灶台,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圈。
不管馒头被转移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生怕馒头长了腿跑了。
还没等馒头熟,灶台上的热气就冒了出来,白面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宿舍。
那香味太诱人了,是他们下乡以来,最想念的味道。
不少性急的男知青端着碗或饭盒,围在灶台前,仰着脖子使劲吸鼻子,恨不得把香味都吸进肚子里。
有人忍不住想偷偷掀开锅盖,结果被烧火的女知青用烧火棍敲了手:“急什么!
没熟呢,吃了会拉肚子!”
终于等到馒头蒸熟,烧火的女知青刚揭开锅盖,热气“腾”
地一下冒出来,带着浓浓的麦香。
早就等得口水直流的知青们,哪还有半分斯文,跟饿狼似的冲向锅台,你抢我夺。
三秒钟不到,一大锅馒头就被抢光了,连锅台边的碎屑都被人捡起来塞进嘴里,土质的锅台甚至被踩掉了一个大角。
知青们也不怕烫,手里拿着滚烫的馒头,左右手来回倒腾,嘴却不停,一口接一口地啃。
那馒头是女知青们用尽全力揉的,特别结实,一个就能装满一个“行碗”
。
这“行碗”
可不是什么精致的瓷碗,是当地老百姓常用的粗陶碗,能盛差不多一斤白酒。
据说前些年闹天灾,老百姓就是凭着这碗四处乞讨,能吃饭、能喝水、能装药,所以叫“行碗”
——行走天下的碗。
那天,所有人的饭量都破了纪录:最高的男知青吃了五个馒头,最弱的女知青吃了三个,颜雨吃了六个,还觉得没饱,若不是馒头抢完了,他还能再吃两个。
直到现在,一想起那天的馒头,颜雨的喉结就忍不住猛烈蠕动,麦芽的清香仿佛还在嗓子里打转。
“咕噜噜——”
肚子的叫声把颜雨拉回现实,他赶紧咽了几口唾沫,想喝点水压一压,结果拿起水杯才发现,里面的水早就冻成了冰疙瘩,硬邦邦的。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抽烟的尤队长吧嗒了一口烟,终于开口了:“饿了吧?俺给你带了个窝窝头。”
“窝窝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