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则指眼睛半闭、模糊不清的状态。
这一成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事物难以捉摸、真假难辨的特点。
瓜田李下唐朝唐文宗在位时,朝中有一位德高望重且书法造诣极高的大臣,名为柳公权。
他性格忠良耿直,言辞犀利且见解独到,担任着工部侍郎的要职。
当时,朝中有个名叫郭宁的官员,为了某种目的,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送进了皇宫。
不久之后,皇帝便下令派郭宁前往由宁担任地方主官。
这一举动,立刻在朝廷内外引发了广泛的议论,众人对此事看法不一,议论纷纷。
一日,唐文宗询问柳公权:“近来,朝中或民间对朝廷的决策有何议论吗?”
柳公权坦诚地回答:“关于您派郭宁去地方做主官的决定,朝中有人表示赞同,认为郭宁有能力胜任;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心中有所疑虑。”
文宗听后,眉头微皱,显然对反对的声音并不满意。
过了一会儿,唐文宗再次对柳公权说:“郭宁在朝中为官多年,一直恪尽职守,并无过失。
此次,我只是以金吾大将的身份,让他去地方担任主官,这有何不妥之处吗?”
柳公权沉吟片刻,回答道:“若仅从郭宁对国家的贡献来看,派他去地方主政确实无可非议。
但据我所知,民间议论纷纷,皆言郭宁是因为进献了两个女儿入宫,才得以获得这样的官职。”
文宗闻言,急忙解释道:“啊,此事需澄清。
郭宁的两个女儿进宫,并非献于我,而是去伺候太后的。”
柳公权听后,缓缓说道:“但即便如此,瓜田李下的嫌疑,又怎能向每个人都说得清楚呢?”
柳公权所引用的“瓜田李下”
,实则出自一首古老的乐府诗《君子行》。
诗中有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其意在于告诫人们,当身处瓜田之中时,最好不要弯下身子去提鞋子,以免被人误认为偷瓜;同样,当站在李子树下时,也最好不要伸出手去整理头上的帽子,以免被人怀疑偷摘李子。
这便是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嫌疑。
自此以后,“瓜田李下”
这一典故便流传开来,被人们用来比喻那些容易使人产生嫌疑或误会的地方或情境。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