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16章 不自量力难兄难弟(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春秋那个波澜壮阔、诸侯纷争的时代,如今河南省境内存在着两个小小的诸侯国,一个是郑国,另一个则是息国(原文“西国”

有误,应为“息国”

)。

公元前712年,风云突变,息国竟贸然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诸侯国,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不过是沧海一粟,规模都十分有限。

然而,细细比较之下,息国在人力、物力方面远远不及郑国,军力更是相差悬殊。

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这场战争的结局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不出所料,战争以息国的惨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目光敏锐、有真知灼见的人便断言,息国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他们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依据:其一,息国根本不考虑自身的德行如何。

在春秋那个讲究德行的时代,德行是立国之本,可息国却对此置若罔闻;其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就盲目出兵,如同飞蛾扑火;其三,不同亲近的国家搞好关系、笼络人心。

在复杂的诸侯关系中,盟友的力量至关重要,可息国却孤立无援;其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

出师无名,又如何能让天下人信服?其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

失败后不反思、不总结,又怎能避免重蹈覆辙?他们不禁发出灵魂拷问:究竟是谁犯了这五条严重的错误,还执意出师讨伐别国?最终遭到失败,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果然,命运似乎早已为息国写好了结局。

这场战争尚未正式打响,息国就被强大的楚国给消灭了,如同蝼蚁被巨浪轻易吞噬,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不自量力”

这个成语,就源于这样的历史故事。

它原本的意思是如同蚂蚁想要摇动大树一般,比喻一个人没有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企图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它的近义词有“蚍蜉撼树”

,二者都形象地描绘了这种不自量力的行为;反义词则是“自知之明”

,强调一个人要对自己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比如造句:“球球是一个非常不自量力的人,明明自己能力有限,却非要挑战高难度的任务。”

聪明的朋友们,古言古语中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句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一个人只有深入了解自己、准确认识自己,才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那些不了解自己的人,往往就像息国一样,做一些不自量力的事情,最终使自己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所以,无论以后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学会量力而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锦衣玉令我从凡间来三界劳改局美食征服全星际[直播]萨尔桑娜篡位皇帝的后悔药漫威十二符咒曲线升迁:权道情谋西游化龙藏锋恰逢雨连天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重生1997拜师九叔蚀骨痴缠病娇厂督的小宫女捡到一个神光棒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重生嫡女她福运旺旺踏出生天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御前心理师超神学院武道天使之旅师兄全员皆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