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的诗篇换用两韵以上,甚至还有极少数无韵之作。
《诗经》之后,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骚体诗。
屈原和宋玉是骚体诗的代表作家。
汉代,骚体诗也被称为辞或辞赋,并且出现了贾谊、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的一些仿作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
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景观,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它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本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的创作精神,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苦与乐、爱与恨,表达出对人生短暂、世事多艰的哀伤。
形式上以五言为主,通俗明快,对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嬗变起到了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
魏晋以后,乐府诗朝两个方向发展。
一种是文人模拟创作的“古题乐府”
,借用汉乐府旧题咏写时事,犹如“旧瓶装新酒”
,如曹操《步出夏门行》《蒿里行》、杨炯《从军行》、李白《蜀道难》《将进酒》、李贺《雁门太守行》等。
这些诗歌虽沿用了汉乐府旧题,但内容是新的,并从以叙事为主转变为以抒情为主;在形式、手法上,则借鉴汉乐府的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
,增添了文人色彩。
另一种则是“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的新乐府。
它不再借用汉乐府的旧题,而是根据所反映的内容自拟新题。
杜甫可以说是新乐府的开创者。
他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动乱,用新乐府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如《兵车行》写唐王朝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三吏》《三别》写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
稍后的元结、顾况等诗人也写过若干首新乐府。
至中唐,白居易、元稹等现实主义诗人有感于国家的衰落,期望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的弊端,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遂大力提倡新题乐府,发起了“新乐府运动”
。
五言诗是在乐府民歌中发展起来的新诗体。
汉初乐府尚多杂言,至武帝设立乐府,在所收集的民歌中就有了较多的五言民歌。
从现存史料考察,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写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父赎免刑罪的故事。
诗中的形象塑造和抒情都较薄弱。
班固之后,又有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蔡邕的《翠鸟》、赵壹的《刺世疾邪诗》等,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开始有了长足进步,五言诗也渐渐成为诗坛主流。
汉末《古诗十九首》就是一组杰出的五言古诗,深刻地再现了汉末文人在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魅力。
《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思意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