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云云,“盘石蒲苇”
云云,及“鸡鸣”
之于“牛马嘶”
,及前后“两默无声”
,皆是照应法。
然用之浑然,初无形迹,乃神化于法度者。
两家闻二人之死,仓皇悲恸、各怀悔恨,必有一番情事。
然再写则沓拖,故直言求合葬,文势紧峭,乃知通篇之缕缕无一闲语也。
前此不写两家家势,不重其家势也。
后此不写两家仓皇,不重其仓皇也。
最无谓语而可以写神者,谓之不闲;若不可少,而不关篇中意者,谓之闲。
于此可悟裁剪法也。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此诗乃言情之文,非写义夫节妇也。
后人作节烈诗,辄拟其体,更益以纲常名教等语,遂恶俗不可耐。
观府吏见新妇时,新妇云:“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若在他人,新妇一见府吏便作死语,不应作尔语也……盖情到婉转缠绵,不言节义而节义自见。
直写节义,便伧父面目。
——清·沈用济、费锡璜《汉诗总说》
作诗贵剪裁。
入手若叙两家家世,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漫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剪裁也。
——清·沈德潜《古诗源》
引声天籁岂人为,杂沓无文致益奇。
前世村讴今绝唱,庐江小吏木兰诗。
——清·管世铭《论诗》
【相关资料】
俞平伯:《漫谈〈孔雀东南飞〉古诗的技巧》《略谈“孔雀东南飞”
》,《论诗词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杨朴:《男权统治下的女性悲剧——〈孔雀东南飞〉主题的重新探讨》,《名作欣赏》2006年第7期。
周景雨:《〈孔雀东南飞〉真的“脱文”
了吗》,《名作欣赏》2010年第4期。
周榆华:《从社会环境来解读〈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内蕴》,《名作欣赏》2010年第8期。
刘安:《再探“孔雀东南飞”
的文化内涵》,《文史杂志》2011年第4期。
陌上桑①
日出东南隅②,照我秦氏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