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三七言律诗(第1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③,坏壁无由见旧题④。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⑤。

【注释】

①渑(miǎn)池:今河南省渑池县。

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

②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

③老僧:指奉闲。

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④坏壁:指奉闲僧舍。

嘉祐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

⑤蹇驴:跛脚的驴。

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评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

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对王安石新法持反对态度,不安于朝,先后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哲宗元祐年间被召还京,任翰林学士,但不满新法尽废,再度出朝外任。

绍圣初,又以为文讥刺先朝的罪名远谪惠州、儋州。

徽宗即位,遇赦北还,途中病逝于常州。

苏轼在文学方面有杰出的成就。

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和子由渑池怀旧》写于嘉祐六年(1061)。

苏轼出任凤翔府签判,与苏辙分别。

别后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

苏轼则写了这首著名的和诗。

后两联诗人笔锋转为写实,在前四句议论的基础上回忆实景,更为深刻。

苏轼与苏辙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曾在渑池佛寺中投宿,在寺壁上题过诗。

而此次再过此寺,老僧已死,诗壁已坏。

于是回想起赶考路上,马死了,只好换骑小毛驴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一路颠簸,人困驴嘶。

这是一段不能忘怀的历程。

然而这并不消极,而含有与弟弟共勉之意。

回溯往事,不忘昔日的艰难困苦,鸿还得飞翔,人生还要继续。

全诗则由此显得圆转自如,摆脱了人生的短促与困惑而变得心胸开阔,意志坚定。

【辑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替身越来越可爱怎么办诸天最强女主如珠似宝我继承了古老神秘组织当我不死之后七十年代之军嫂来自古代重生八零暴发户式恋爱黑莲花皇后她权倾朝野我在足坛疯狂刷钱灶神崽崽穿成娃综对照组一世独尊山村小神农都市之仙尊归来仙界网络直播间从木叶开始的大剑豪万灵主君龙耀九天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死亡万花筒纯阳武神我的清纯大小姐少年王穿书后,我和男主死对头he了开局被骗加入向往娘娘们拼命宫斗,丑王妃摆烂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