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风急天高猿啸哀①,渚清沙白鸟飞回②。
无边落木萧萧下③,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④,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⑤,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①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②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③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风吹树叶声。
④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⑤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形容白发多,如鬓边着霜雪。
繁,增多。
【评析】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秋江景色一片萧瑟,诗人老病孤愁,更感身世飘零,写下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胡应麟《诗薮》)的名篇。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猿猴凄厉的叫声,而江边洲渚上,鸟群也迎风飞翔、不住回旋。
这是绝佳的秋景。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木叶茫无边际、萧萧而下,衬以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股凄凉萧瑟的感觉油然涌上心头。
颈联点明“悲秋”
,在诗人独自登台时,联想到自己长期飘零的生涯,如今年老多病,沦落他乡,困顿难前,更加感受到人生之渺小。
诗人将这种感情融扩在眼前的秋景中,显得更为浑厚。
尾联自然收结。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仇,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登高本为是排遣抑郁,然而却更加惹恨添悲,无限凄凉。
正如胡应麟所言,前六句“飞扬震动”
,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诗薮》)。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沉郁顿挫,动人心弦,不愧是杜诗中的千古佳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