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却话巴山夜雨时”
,在将来相聚的时候,要谈论今晚的孤独和思念。
又回到“巴山夜雨”
。
诗里前一个“巴山夜雨”
是实写眼前景观,后一个“巴山夜雨”
是想象中的情境。
全诗通过几次情感的翻转形成一个整体。
此时的“巴山夜雨”
到彼时彼地的“共剪西窗烛”
,浸润着对未来的憧憬,却也融入了对现实空虚落寞的感受;在给人以安慰的同时又让人体会到诗人今夕的苦况。
用这种画面性的想象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是诗人们常用的手法,如杜甫“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辑评】
滞迹巴山,又当夜雨,即思剪烛西窗,将此夜之愁细诉,更觉愁绪缠绵,倍为沉挚。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即景见情,清空微妙,玉溪集中第一流也。
——清·屈复《玉溪生诗意》
唐诗如贵介公子,风流闲雅,观此信然。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李梦阳语
婉转缠绵,**漾生姿。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
【相关资料】
刘学文:《“巴山夜雨”
李义山——读李商隐〈夜雨寄北〉》,《名作欣赏》2005年第24期。
王玉琴:《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文学教育(上)》2007年第3期。
孙绍振:《用图画来回答期盼——读李商隐〈夜雨寄北〉》,《语文建设》2007年第12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②,白雨跳珠乱入船③。
卷地风来忽吹散④,望湖楼下水如天⑤。
【注释】
①望湖楼:在杭州钱塘门外西湖上。
②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③白雨:白色的雨点。
跳珠:形容雨点落进湖中溅起的水珠。
④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⑤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