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四七言绝句(第1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谭志永:《一样荷塘别样情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小池〉比较赏析》,《语文知识》2005年第10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①,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哪得清如许③?为有源头活水来④。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鉴:镜。

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天光”

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

哪得:怎么会。

清如许:这样清澈。

④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发展的,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评析】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晚年自号晦翁、遁翁,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徙居建阳(今属福建省)考亭。

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泉州同安县主簿,历知南康军、漳州、潭州。

宁宗即位,召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但在朝仅四十多天,便因触犯权贵而被罢免。

朱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著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

有《晦庵先生文集》传世。

作为理学家,朱熹的思维方式与一般的诗人自然有所不同,与其说在写诗,不如说在悟道。

这首诗妙在趣味盎然,将读书治学的心得体会,转化为自然的意象,极富于形象感,又包含深刻的哲理。

诗的前两句写方塘之景:半亩见方的池塘澄澈见底,像一面打开的明镜。

“开”

字与“共”

字赋予了“半亩方塘”

一种主动积极的色彩,使人感到,若不是池水主动地打开它这一面明镜,那蓝天与白云怎么能共徘徊。

天光云影倒映在如镜的池水中这种景象,充满诗情画意。

后两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也无从进步了。

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辑评】

公尝举似所作绝句示学者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盖借物以明道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言日新之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摄政王宠妻日常我真不想当BOSS穿成反派亲妹,神医王妃手撕剧本狂野十八少年时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神奇宝贝之医武无妄轮回志震惊,国家分配的老公是我死对头我儿快拼爹人渣反派自救系统灵魂冠冕火影之炼金术师钻石王牌之魔投救世主仙帝重生混都市末世之深渊召唤师快穿吾之商铺乡村最强小神农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法师西恩把惊悚游戏玩成修罗场[无限]穿书后我成了修仙界最佳师尊日月重光穿越斗破之开局半圣强者山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