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不但使音韵铿锵,而且以“对”
字写出了登高望远的阔大景象、以“渐”
字写出了时间渐变的过程,层层渲染出词人面对秋景的悲哀情绪。
因此,鉴赏古词曲,必须弄清艺术表现手法,体会词曲中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深层内涵。
第四,抓住富于表现力的“题眼”
。
题眼是全部作品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
若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便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
,如果无“闹”
字、“弄”
字,所写景色就会平淡无奇。
而着一“闹”
字、“弄”
字,则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再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题眼是“绿肥红瘦”
,极富表现力。
以“肥”
字写叶,不仅有繁多、硕大之意,还让人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极其准确凝练;以“瘦”
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让人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可见,要品读词曲,抓住“题眼”
很关键。
思考题
1.古人鉴赏词曲的形式有哪些?有哪些主要的观点?
2.王国维“境界说”
包含哪些含义?
3.鉴赏词曲有哪些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