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杜甫《曲江对雨》有“林花着雨胭脂湿”
,本词意境似从此句化出。
③胭脂泪:将人比花,以美人面颜上的胭脂和泪来比喻春花着雨。
④留:让,给以。
醉:心醉。
⑤几时重:何时再重来。
【评析】
李煜(937—978)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人称李后主,性格柔弱,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却有着非凡的艺术才能,不但精通书画音乐,而且诗词文赋也无所不能。
公元975年,宋兵攻破金陵,李煜开始了阶下囚的生涯,并最终被赐牵机药毒死,终年42岁。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通过描写春残花落的自然情景,抒发人生失意的无限憾恨,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写在寒雨晚风的摧残下,林花凋零之速。
“太匆匆”
三字系口语,写出了对林花香消玉殒的怜惜和无奈。
下阕以人写花,雨滴打在花瓣上,恰似美人脸上的清泪,惹人无限怜惜陶醉。
春光将尽,何时再来?问春光何时再来,实际上也是暗问往昔的美好岁月何时再来,将一时的春愁延升到无限的人生长恨。
对于李煜来说,国破家亡不过使他过早地体会到了生命本身的脆弱,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
“自是”
二字,暗示词人已经明确意识到残缺和憾恨原是人生的常态,绵绵的愁恨正如这长流的江水一样绵延不绝,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意旨相类。
【辑评】
后主词,凄婉出飞卿之右,而骚意不及。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
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后主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
词借伤春为喻,恨风雨之摧花,犹逆臣之误国,迨魁柄一失,如水之东流,安能挽沧海尾闾、复鼓回澜之力耶?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此词五段若一气读下,便如直头布袋,煮鹤焚琴矣。
必须每韵作一小顿挫,则调情得而词情即见。
词之致佳者,二者辄融会不分,此固余之前说也,得此而愈明。
此词全用杜诗“林花著雨燕支湿”
,却分作两片,可悟点化成句之法。
上片只三韵耳,而一韵一折,犹书家所谓“无垂不缩”
,特后主气度雄肆,虽骨子里笔笔在转换,而行之却浑然元气。
谭献曰:“濡染大笔”
,殆谓此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