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二明清传奇的文体特征和发展脉络(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王骥德《曲律·论部色》云:“今之南戏(传奇),则有正生、贴生(或小生)、正旦、贴旦、老旦、外末、净、丑(中净)、小丑(小净),共十二人,或十一人,与古小异。”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也载:“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角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四人,谓之女脚色;打诨一人,谓之‘杂’。

此‘江湖十二脚色’。”

据此,传奇的角色较南戏增加了五个。

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

在这3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明初是南戏逐渐向传奇演进的阶段,因此,其体制和表演形式都还不够完善。

明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一方面禁演那些有损于帝王后妃形象、有害于封建统治的戏曲,另一方面又鼓励戏曲作家写“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

的戏曲,使得明代早期戏剧道德教化色彩很重。

明代中叶到明末清初,是传奇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传奇创作出现了三个**:第一,嘉靖年间,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并经梁辰鱼作《浣纱记》将昆山腔搬上舞台以后,许多文人学士也纷纷拈笔挥毫,编写传奇,一时作家作品大量涌现。

这一时期明王朝的统治开始出现危机,内忧外患连续不断。

这样的社会现实,引起了传奇作家们的关注。

他们在传奇作品里不同程度地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所反映,在传奇的题材和内容上,初步扭转了明初以来一味宣扬封建道德的倾向,出现了《宝剑记》《鸣凤记》《浣纱记》这样具有现实内容的传奇作品。

第二,万历年间,出现了以汤显祖“四梦”

为标志的传奇创作**。

城市经济的发展给戏曲的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和广大的观众基础。

同时,主张“百姓日用即道”

的王阳明心学也给传奇创作提供了新的内容。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反封建内容的作品,戏曲批评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些戏曲作家开始总结和探讨传奇创作规律,出现了许多戏曲理论著作,如王骥德的《曲律》、吕天成的《曲品》、沈璟的《唱曲当知》等。

而且,戏曲作家们还围绕传奇创作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汤显祖和沈璟之间就重剧本内容还是重戏曲格律、重文采还是重本色等问题展开了争论。

第三,明末清初,传奇作家们大都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动乱生活,能够面向现实,在传奇中较为真实地反映社会面貌。

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在传奇中热情歌颂市民群众反清复明的斗争。

这一时期的传奇作家大多能够兼顾思想内容和戏曲格律,从而使传奇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清代中叶以后,传奇逐渐衰落。

洪升和孔尚任是传奇创作的最后一个高峰。

此后,传奇创作日落西山,最终为新兴的花部诸腔戏所代替。

思考题

1.元杂剧在体制方面有哪些特征?

2.简述明清传奇的发展脉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