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白话小说的发展脉络
banner"
>
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一次根本变化,这就是话本的产生,标志着白话小说的日渐兴起。
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的宋以前小说史,从此逐渐转向以白话小说为主的小说史;与此同时,文言短篇小说也仍然沿着自身的轨迹继续发展。
自此,中国小说史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并行、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渗透。
白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地位也越来越高,而且白话短篇小说和白话长篇小说有如花开并蒂,各有硕果。
1.白话短篇小说发展脉络
宋人话本的产生对古代小说史而言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第一,从文言到白话,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扩大了读者面,拓展了小说的社会功能。
第二,作品描写的对象从表现封建士子为主转向平民,尤其是市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随之发生了变化。
第三,奠定了白话长、短篇小说的基础。
因此鲁迅先生认为,话本的兴起,“实在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中国小说史的历史的变迁》)。
话本的兴起要从“说话”
说起。
“说话”
的本义是口传故事。
“说话”
作为一种伎艺,起源于唐,盛于宋。
唐以前的“说话”
活动仅仅流行于士大夫之间,多是供统治阶级娱乐消遣。
到了唐代,“说话”
开始向市民阶层发展。
唐人的文言小说、变文等,从内容和形式,都对“话本”
的产生有影响。
宋代“说话”
上承唐代,因城市经济的繁荣、瓦舍勾栏的设立、说话艺人的增多、市井听众的捧场,民间说话呈现出商业化和职业化的特点。
随着说话活动的兴盛,在书场中流传的故事越来越多,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出的其他故事文本也日渐增多,后世统称之为“话本”
。
话本经公开流传,为文人模拟仿作,又形成“拟话本”
。
宋元时代,话本大多单篇流传,且多出于民间艺人之手,很少署名,致使不少作品至今弄不清具体的写作年代。
研究小说的人将它们收集一起,统称为“宋元话本”
。
“宋元话本”
按内容细分,可分为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三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