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二唐宋传奇(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方面,她作为大家闺秀,礼教约束很重,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当时的行为准则。

唐代青年男女都清醒地认识到,两情相悦与婚姻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婚姻更讲究门当户对。

这正是崔莺莺与张生两人同时忧虑的现实问题。

莺莺家道中落,适逢父亲亡故,权且寄居庙宇,张生前途未定。

现实如此,莺莺才会担心自己与张生婚姻上存在的阻碍。

所以莺莺身上表现出来的想与说、说与做之间的矛盾,是她对所处现实环境的警觉和思考,是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深切忧虑。

但另一方面,莺莺偶遇张生,张生不但解救她家出于危难,她又是一个正当思春妙龄的少女,她有心相托,但又不放心于他,在不放心之余又难以抑制少女的爱慕之情。

而最终莺莺自荐枕席,情感战胜了现实伦理和礼教。

由此可见,在对莺莺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实际上仍是在突出一个“情”

字。

总之,崔莺莺含蓄而多情、敢爱又矜持的形象刻画得极为鲜明,在中国小说史上大放异彩。

【辑评】

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

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

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

……据此,小说之文宜备众体。

《莺莺传》中忍情之说,即所谓议论。

会真等诗,即所谓诗笔。

叙述离合悲欢,即所谓史才。

皆当日小说文中,不得不具备者也。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

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相关资料】

周先慎:《〈莺莺传〉的叙事艺术和写情艺术》,《名作欣赏》1999年第2期。

谢柏梁:《元稹〈莺莺传〉非文过饰非作》,《中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2期。

周亮:《一位戴着封建枷锁追求爱情幸福的女性——论〈莺莺传〉中的崔莺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虬髯客传

杜光庭查

隋炀帝①之幸②江都也,命司空杨素守西京③。

素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贵自奉,礼异人臣。

每公卿入言,宾客上谒,未尝不踞床而见,令美人捧出,侍婢罗列,颇僭于上④,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有扶危持颠之心⑤。

一日,卫公李靖以布衣上谒,献奇策。

素亦踞见。

公前揖曰:“天下方乱,英雄竞起。

公为帝室重臣,须以收罗豪杰为心,不宜踞见宾客。”

素敛容而起,谢公,与语,大悦,收其策而退。

当公之骋辩也,一妓有殊色,执红拂,立于前,独目公。

公既去,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水与火(原名服不服)你跑不过我吧恋爱要在模拟后抱上鱼尾巴后娘娘们拼命宫斗,丑王妃摆烂上位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韩警官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追击半岛死亡万花筒众神世界重生从夺舍自己开始诸天之从新做人楼白的游戏王奇妙冒险丹皇武帝我是大渣男[快穿]重生成世子的心尖宠王爷在上,王妃她绝色无双农门娇俏小厨娘守寡后我重生了离婚后我成了娱乐圈大佬破产男配不想跟我分手一人之开始的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