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70章 专论中国语言文字及文化(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这个漫长的文字发展历史中,汉字成为唯一的中国文字,现代汉字经历了甲骨文、篆、隶、楷等形式演变之后,变成了现代汉字。

在广西左右江、红水河等古越人故地发现的骨刻、石刻文字,这些文字与甲骨文等非常相似,有些文字在形式上完全一致。

这说明古越族与华夏族曾经使用过同一种文字系统。

由于汉字表意文字,不是音标文字,加上中国历朝历代都是皇帝和王族语言为国家通用语言,因此现代汉语的读音已经不是华夏语言的原本读音。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够在汉字中找到古越语的遗迹,如“朔suo”

在古汉语中它是北方的意思,而在古越族中它哆嗦、发抖的意思,起初古越人肯定不知道如何称呼北方,由于人遇到寒冷都有哆嗦、发抖的现象,因此古越人将北方称呼为“朔suo”

很自然和有效;在古汉语中“旦da

是太阳初升之意,在古越语中da

是红色即丹的意思,太阳初升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红光灿烂,因此用“旦da

表示太阳初升非常贴切;古越人称呼自己为gu、u,在古汉语中,称呼自己为“吾u”

,而远古游牧民族自称为“胡hu”

,“胡hu”

与“吾u”

在发音上非常相似,而且容易混淆,目前中国南方人仍然不能分辨这两字的发音。

在古汉语中表示流泪常用“涕ti”

,在广东话中涕读为dei,古越语对流泪和哭泣的称呼也是dei,由此可见,涕是古越语在古越语中的保留。

以上论述表明,在远古时代古越语、古汉语、古胡语曾经互通互融。

目前在中国各地仍然存在很多跟古越语有关的地名,如四川泸州,这里是金沙江与沱江交汇处,河流交汇处,由于河道弯曲迂回,因此此地河面宽广平缓,是行船渡江和建设水路交通接驳码头的好地方,因此这些是从古至今四川地区与西南地区联系的交通要道,是人类大迁徙时古越人进入四川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

在古越语中泸lu是大船的意思,泸州这个地名应该是古语人命名,泸州有一个纳溪区,在古越语中纳

a是种稻谷的水田,溪xi是小老公或者情郎的意思,纳溪是“情郎之田地”

的意思,也许当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是一位女王将这块土地赐给她的情郎,此地因此得名。

在长江流域很多以lu有关的地名,这里地方也许是古越人行船码头或者船坞,古代山东西南部为鲁国,鲁字甲骨文表现的是鱼在圆底长形装备上,这就是船的一种具体形象,因此可以推断“鲁”

的愿意是船,在古代鲁国湖泊众多,水网纵横,当时生活在这里古越人一定有很多人以捕鱼为生。

如今橹lu只是船桨的称呼,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在劳动中古人渐渐放弃将船称呼为lu,因为古人休渔时,都将船拉到岸上晒干船底,修补渔船,开捕的时候再将船放入水中,在古越中从高处将物体滑行而下叫chua

或者shua

,在开捕仪式上大家听得最多的叫喊声就是“chua

或者shua

,久而久之人们干脆成为船为chua

,这是一个动词进行名词的演变过程。

古越语称呼小船为ti

g,现代汉语的小船也叫艇ti

g,这个古越语单词在汉语中保留下来了。

本文列举的人类语言和文字包含的文化信息,还没有它们实际内涵的亿万分之一!

让我们以敬畏人类历史的心态,好好保护人类的语言和文字,让它们继续为人类文明进步服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