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再说,二哥和周航在龙华刑警队,以后家里有什么事,也能有个照应,周航是广州本地人,以后咱们回广州看公婆、我回娘家看爸妈,都方便多了,孩子们也能多走走、多看看。”
两人越说越觉得可行,晚饭时便把这个想法跟江逸晨和周航说了,立刻得到了两个男人的全力支持。
“你们能调回去最好,这样既能就近照顾爸妈和孩子,也能减轻你们的通勤压力。”
江逸晨夹了一筷子菜给苏晓,语气里满是心疼,“你每天上下班通勤两个多小时,早上六点多就得出门,晚上七点多才到家,连陪暖暖的时间都少得可怜,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周航也点点头,附和道:“是啊,念熙你也是,上次因为堵车晚归,庭萧抱着你的腿哭,说想妈妈了,我看着都心疼。
回龙华后,你们上班近,每天能多陪孩子一会儿,爸妈也能轻松点。”
说干就干,当天晚上哄睡孩子们后,江念熙和苏晓就坐在书桌前,开始准备调动申请材料。
她们在市区小学任教三年,教学成果显着,江念熙的语文公开课多次获得市区级奖项,苏晓带的英语班级平均分连续两年位列年级第一,手里的荣誉证书攒了厚厚的一摞。
两人仔细梳理着自己的教学经历、获奖情况,一笔一划地撰写申请报告,字里行间都透着对龙华的向往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忙到深夜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两人带着精心准备的申请材料,一起来到了市区小学的校长办公室。
校长看着眼前这两位得力干将,脸上满是不舍。
“念熙,苏晓,你们俩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教学水平有目共睹,学生和家长们都很认可你们,现在突然提出调动,我是真舍不得放你们走。”
校长叹了口气,翻看着两人的申请材料,语气里满是惋惜,“龙华小学能有你们这样的老师,是他们的福气,却是我们学校的损失啊。”
“校长,谢谢您这三年来的培养和照顾,我们也舍不得离开学校,舍不得这里的孩子们。”
江念熙语气诚恳,眼中满是感激,“我们之所以想调回龙华,主要是想照顾家人。
76岁的公公江哲早年创办过教育机构,73岁的婆婆林晚星是退休初中老师,年纪大了,还特意来随军帮我们带四个孙辈,实在辛苦。
我爸妈在广州,苏晓的爸妈在老家,都帮不上忙,我们俩上班通勤远,照顾孩子也力不从心。
孩子们也到了关键的学习阶段,暖暖和庭萧8岁多,马上要上三年级,正是打基础的时候,景郉和清禾3岁多,也该上幼儿园了,我们想让他们在一个稳定的环境里成长。
回龙华以后,我们能更好地兼顾家庭和工作,也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贡献。
调动申请也需要上级审批,估计得一个月时间,我们保证,在这期间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把手里的工作妥善交接好,绝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苏晓也补充道:“我们已经和龙华小学初步沟通过了,他们正好需要语文和英语老师,也愿意接收我们。
我们会把班里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都整理好,交给接替我们的老师,确保教学工作平稳过渡。
请校长放心,我们绝不会因为要调动就敷衍工作。”
校长看着两人坚定的眼神,知道她们已经做好了决定,便不再挽留。
“既然你们已经考虑清楚了,我也不拦着你们。”
校长拿起笔,在申请材料上签下了意见,“祝你们在龙华一切顺利,以后常回来看看。”
走出校长办公室,江念熙和苏晓相视一笑,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她们拿出手机,给江念初发了条信息:“大姐,我和苏晓也提交了调回龙华小学的申请,审批估计得一个月,以后咱们就能天天见面啦!
周航是广州本地人,以后咱们一家人还能组团去广州吃早茶呢!
爸妈也能回龙华享清福,妈是退休初中老师,爸开过教育机构,以后启星学校有什么需要,他们还能帮着出出主意呢!”
此时的启星学校,45岁的江念初正和48岁的丈夫陈屿在彩虹教室里,和老师们一起规划新学期的“无差别职业体验周”
。
启星学校是江念初多年的心血,从最初的几间教室、几十个学生,到如今初具规模、口碑载道,每一步都离不开她的坚持和陈屿的支持。
陈屿作为建筑设计师,不仅设计了学校的整体布局,还特意打造了“彩虹教室”
——墙面是柔和的渐变色,书架摆满了各类绘本,角落有可供孩子们随意坐卧的软沙发,还有一个小小的舞台,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而“无差别空间”
则打破了传统教室的界限,既有适合男生的科技角、运动区,也有适合女生的手工坊、阅读角,更有让所有孩子共同参与的合作区,践行着“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每个梦想都值得被呵护”
的教育理念。
收到妹妹的信息后,江念初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立刻把手机递给陈屿看:“你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