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紫禁城,半日后,宫里就传出消息:赫寿接旨后立刻入宫,在南书房与康熙密谈近一个时辰,出来时手里多了个封着火漆的木盒,连家都没回,只带两个幕僚就快马往直隶赶。
沿途官员想设宴接风,全被他以“奉旨急赴任,不敢耽搁”
婉拒;就连四爷他也没拜见,到了衙署就闭门不出了。
胤禩坐在书房里,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心里已然明了——康熙这是要“冷处理”
江夏镇的事。
眼下直隶一带灾情还未处理完毕,国库也日渐空虚,这个时候不能闹出更大的乱子。
康熙不愿看到这些龌龊的事情就这样摆上台面,只能按下不表,先稳朝局。
另外任伯安死了,对皇帝来说反而是好事,康熙一直认为赫寿是他自己的人,此次通州漕运案赫寿虽然也难辞其咎,但康熙只是关了几天就把他放出来了,为什么呢?赫寿几十年来没有依附过任何一个皇子,左右逢源,堪称官场不粘锅,而且他事事必然上书与康熙交底,自然深得康熙信任,一点点小贪污腐败还在康熙皇帝接受范围内。
他找赫寿密谈其实就是让赫寿一边暗中继续调查任伯安之死,一边趁这个时机对盐务摸摸底,看看能不能通过掌握里面的弯弯绕绕弥补一些国库亏空。
强如康熙皇帝,在上下齐手密不透风的官场环境下,很多事情其实也是无能为力的!
康熙深知这一点,有这样的破局手段他作为老牌政治家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果不其然,三日后直隶传来消息:赫寿到任后只派幕僚去江夏镇查了船骸,自己则埋首梳理旧盐账,对外只称“盐案牵连广,需逐一核实”
。
原本闹得沸沸扬扬的私盐案,竟像被一阵风吹散,连街头百姓都很少再提任伯安的名字。
可胤禩清楚,平静只是表象——任伯安经营私盐、漕运三十年,攒下的家产早已富可敌国,他死后那些银子、田产、铺面,可没凭空消失。
此刻,胤禩的书房暗格里,正锁着一本厚厚的账册。
他打开暗格,取出账册,指尖划过上面的数字,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任伯安的家产竟有八百万两之多:江南三处分号铺面折价八十万两,苏州五百亩良田归了八爷府庄头,各地钱庄的六百五十万两银子,已悄悄转到他名下的“裕和当铺”
账户。
最让他看重的,是账册最后夹着的三张当票——那是任伯安存放“百官行述”
的凭证!
“主子,这些银子是否用于打点关系……”
青砚在一旁低声提议,话没说完就被胤禩抬手打断。
“银子留着,自有大用。”
胤禩合上账册,眼神深邃,“百官行述更是碰不得——这里面记着满朝官员的把柄,一旦泄露,就是天下大乱,现在还不是动它的时候。
青砚,你去将百官行述提出来,安置在一个保险的地方。”
。
“喳”
,青砚领命就出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