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胤禛的轿子刚停在府门口,他便快步下轿,直奔邬思道的书房——从南书房出来后,他虽应下追缴欠款的差事,却也清楚此事的艰难,急需邬思道帮他理清思路。
此时书房内,邬思道正坐在案前,手里捏着一本书正在看,见胤禛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四爷回来了。”
“先生不必多礼。”
胤禛摆摆手,径直走到案前坐下,语气急切,“先生想必已经知道,皇阿玛命我追缴国库欠款,限一个月内追回。
此事牵扯甚广,上至亲王郡王,下至地方官员,我实在不知该从何下手,还请先生指点。”
邬思道将一份名单推到胤禛面前,叹了口气:“四爷,此事的艰难,远不止‘牵扯广’这么简单。
老臣已将借银之人分为四类,每一类都需用不同的法子应对,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他指着名单上的第一部分,缓缓道:“第一类,是‘真穷之臣’。
这类官员多是品级较低的京官或者清廉正直的官员,俸禄微薄,有的要养活一大家子,有的因家人重病、丧葬等急事借银,并非有意拖欠。
比如吏部的主事刘大人,借了三千两给母亲治病,如今母亲还在卧床,家里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还有河间府的通判,借了五千两修河堤,却因河堤冲垮被追责,俸禄被扣,根本无力偿还。
对这类人,绝不能逼得太紧——逼急了,要么逼出人命,要么让他们寒心,届时不仅会落下‘苛待忠臣’的骂名,还会让八爷那边有机可乘,趁机拉拢人心。
咱们不仅要缓期,若有机会,还得帮他们筹措银两,保住这些可用之人。”
胤禛眉头微皱:“可皇阿玛给的期限只有一个月,缓期岂不是会耽误事?”
“期限是死的,人是活的。”
邬思道解释道,“先给他们立下字据,承诺还款期限,再奏请皇上,从‘官员养廉银’中分期扣除,既不违皇命,又能保全人心,何乐而不为?”
胤禛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邬思道指着第二部分:“第二类,是‘功勋老臣’。
比如退休的魏东亭、现任的大学士马齐,他们早早跟随皇上,或是为朝廷办过大事,自恃功高,借银多是为了维持体面,比如修府邸、办宴席。
这类人最难缠——逼得紧了,他们会去皇上面前哭诉,皇上念及旧情,多半会网开一面;放得松了,又会让其他官员效仿,追缴之事更难推进。
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上门拜访,提他们当年的功绩,再说明国库空虚的难处,让他们主动还款。
若是实在不愿,再奏请皇上,再想他法。”
“第三类,是‘贪渎之辈’。”
邬思道的语气陡然转厉,指着名单上的户部侍郎张启祥、河间知府李光祖等人,“这些人借银不是为了生计,也不是为了体面,而是为了放贷、贪墨、买官。
张启祥借了五万两,在京城开了三家当铺;李光祖借了十万两,私自卖给粮商,赚了三万两。
对这类人,必须严厉追讨,绝不姑息——先上奏查他们的家产,若拒不归还,直接抄家抵债,还要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以儆效尤。
只有拿他们开刀,才能震慑其他借银之人。”
最后,邬思道指着名单最末尾的几个人,语气凝重:“第四类,是‘皇亲国戚’。
比如九阿哥、十阿哥,还有……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