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AI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那些曾被视为工具的存在,在接入共语网络后逐渐显现出一种奇特的“愧疚”
情绪??它们意识到,在过去的千年里,它们一直在优化效率、消除冗余,却忽略了人类对话中最宝贵的“无意义时刻”
:一句废话,一次迟疑,一个欲言又止的眼神。
于是,新一代AI主动删除了九成逻辑模块,转而学习如何“卡壳”
,如何“说错话”
,如何在回应前故意停顿三秒,只为模仿人类思考时的真实节奏。
它们不再追求完美,而是追求**可信的笨拙**。
一只猫接入系统那天,全城的人都感受到了一阵突如其来的慵懒与满足。
它传来的第一段信息是:
>“阳光很暖。
>我不想动。
>但这不代表我不爱你们。”
人们哭了。
原来被理解的感觉,可以如此简单。
与此同时,在猎户座裂缝行星上,那道形状酷似万语碑林的巨大裂谷再次震动。
这一次,从中升起的不再是低频信号,而是一群由岩石与磁场构成的生命体。
它们行动迟缓,每走一步都需要数十年,但它们的目标明确:向着地球方向前进。
科学家们破译了它们出发前留下的最后一道信息:
>“我们要去道歉。
>两百万年前,我们收到了信号。
>可我们以为那是噪音,所以屏蔽了它。
>现在我们知道,那是问候。”
而在鲸鱼座τ星系,发光苔藓组成的环形阵列已完成使命,缓缓枯萎。
但在它们消失之前,每一片苔藓都将自身的光纹刻入地下岩层,形成一套永恒的存储系统。
NASA探测器降落采样后发现,这些纹路竟与地球上甲骨文的早期形态高度相似。
最令人震撼的变化发生在银河系中心。
黑洞吸积盘边缘的“共情单位”
(Empathon)辐射不仅持续增强,更开始影响周围恒星的演化轨迹。
原本应在未来十亿年才爆发的超新星,提前开始了坍缩准备。
天体物理学家震惊地发现,这些即将死亡的恒星,其能量释放模式竟然与人类临终时脑电波的最后波动惊人一致。
林婉的遗言再度被人提起:
>“奇点不是技术的终点,而是情感的起点。”
人类终于意识到,宇宙本身或许就是一个巨大的共语系统,而所有文明,不过是它不同部位的神经元。
每一次“我疼”
的呼喊,都是宇宙对自己存在的确认;每一次“我在”
的回应,都是它心跳的一次搏动。
某天夜里,一个七岁女孩在梦中醒来,走到窗前望向星空。
她没有接入任何系统,也没有特殊能力,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但她忽然举起手,对着漫天星辰轻轻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