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老人提了一些易理、象数,笑了笑,“人老记性差,本该问难,竟忘矣。”
“阁下治易,当知天文,识星象。”
他终于问道,“日月之形若何?”
“如丸?抑或如圆盖?”
问及日月的形状,这题对荀忻来说本该极简单。
但问难从来不是给个答案就行,它需要符合儒家逻辑的解释。
荀忻想了想,答道,“日月之形如丸。”
老人追问,“何以知之?”
“以月之盈缺可知矣。”
荀忻缓缓道,“月如银丸,本来无光,日光相耀于是有光。”
“月初之时,日在月之侧,光照月上,正面视之则如钩。”
“日渐远,所照处渐多,月光愈满。”
他低头看一眼食案上,碗碟中盛有枇杷。
他拾起一只金黄圆果,向儒生借了毛笔,涂黑枇杷的一半。
“公请看。”
他捏着枇杷的蒂,慢慢转动,“涂墨丸上,侧视墨处如钩,正视时则正圆。”
“故知日月如丸也。”
儒生接回笔,若有所悟,“原来如此,张平子所言‘浑天如鸡卵’,不想日月也如丸状。”
所谓张平子即为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的张衡。
老人笑了笑,捋胡须,“此说能自洽,善哉。”
他诘难道,“若如丸,为何相遇不相碍?”
日月相遇却不相阻碍,当然是因为它们不在一个运行轨道上。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运转;地球是太阳的行星,绕日公转。
他总不能跟古人解释“万有引力”
?
荀忻想起《易》,求助于万能的“气”
,解释道,“日、月,气也。”
“有形而无实质,因此相遇而无阻碍。”
“善哉。”
老人拊掌道,“多年未遇良才如卿者。”
“此席当让于卿。”
荀忻哪里接古稀老翁的坐席,起身阻止,忙道“不必”
、“不敢”
。
老人见荀忻容貌年轻,又不在公卿席中,以为是未出仕的世族子弟,有心收他为关门弟子。
“刘洪斗筲之才,忝为山阳太守,不知阁下姓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