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在屏风上继续书写。
“占城稻,必须大力推广。”
占城稻自宋时便已引入,並非什么新鲜事物。
但至今未大规模种植,江南地区还是一季稻居多。
之所以如此。
无他,口感尔。
国初人少地多,粮食压力不大,百姓自然倾向於精耕细作,追求更好的口味。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人口渐增,粮食安全必须放在首位。
难吃?
总比在明末天灾的时候饿死强。
“还有土豆、红薯.....”
朱翊钧的笔尖点向地图上辽东的位置。
“眼下耐寒稻种尚未功成,这些作物,倒是可以在辽东先行试种推广。”
但他並未打算在全国推广。
这些作物在后世的高產,离不开持续的育种改良乃至现代技术。
眼下原始的品种,產量有限不说,更潜藏著脱毒、病虫害的风险。
前世爱尔兰大饥荒的惨剧,可谓歷歷在目。
清朝乃至民国,这些作物的种植比例也並非很多人想像的那么高。
民国时,这些农作物的种植比例也不过百分之十左右。
真正粮食增长的关键,还是在於耐寒水稻的出现和占城稻的强制推广。
尤其是耐寒水稻的出现,这导致北方粮食增產,减少了对南方粮食的依赖。
粮食损耗大大减少。
“育种。”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在屏风的最上方,郑重地写下这两个字。
这是重中之重,是长远之策。
紧接著,他又在下方写下“占城稻推广”
,加了个著重符號。
屏风上,字跡交错,从盐法、税制、酒税,到农业的育种、占城稻的推广,一条强国裕民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最后,他的目光投向了东南沿海的方向,笔尖再次落下。
“还有......开海事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