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张居正摇了摇头。
“不过这赐予军籍倒是好办法。”
申时行感慨,这真的是一个好办法,只能说张居正也不愧是军户出身,对於此类情况立刻能想到靠谱的执行办法。
大明的卫所就是一个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去。
很多人不知道,別看卫所逃兵多,但是逃兵多不代表军户逃跑。
逃兵指的是卫所里面当兵的人跑了,军户指的是卫所內部的家庭。
这是两码事。
王家小哥从某卫所跑了,不代表王家跑了,如果王家还有男丁,那么王家就会再出男丁去补缺。
没有男丁就查王家的族谱,找王家宗族的男丁,找到了,拿就找这个王家人出人,同时军户的福利待遇转移给这家人。
如果王家只是一个小家族,没有男丁,那就卫所就等著,要么等王家生儿子,要么等王家绝户。
绝户之后再想办法申报,招收一个新家族承担兵额。
换而言之,卫所某种意义上来讲,很像后世的国企工厂。
厂二代不学无术,无所事事,但是一直在厂里长大,忠心,而且耳濡目染之下入行门槛低。
替补父母的职位能很快適应工作。
而这些职位也是有限的,是以家庭的形式承包的。
有些厂子效益不好,厂长没有经营好,或者厂里面有霸陵、勾心斗角,潜规则的矛盾,导致一部分人离开。
但是厂子外也由大量的人想要进去。
可要进去並不是说进去就能进去的,
这需要门路,而且机会也难得。
后世的人认为这是什么农奴、乞写不如的时候丝毫没有想过,这可是一份世袭罔替的工作。
真正的铁饭碗。
工作地还是包饭、有福利、包教育的。
卫所在南北呈现两种比较大的状態。
南方在倭寇之乱没来之前,很多地方都是相互传递继承的。
假如一个家族有两个儿子,那么一个军户这一代给哥哥,下一代则给弟弟。
军户不仅给工作,还有科举名额,专门的升学。
后者才是很多人眼红的地方。
至於农奴、乞弓之类的譁眾取宠的言论听听就行了。
要知道一支箭的价值等於中產阶级一天的收入。
在大明可以换半斤到一斤的牛肉。
更別提卫所兵的鎧甲以及刀剑的价值了。
能说出士兵不如乞弓的话来的人丝毫没有意识到在古代养一名士兵的费是多么夸张,工资其实只是士兵成本最低的一环。
士兵的训练、粮食消耗、武器装备等等都要比什么工资高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