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听上去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事实。
皇帝的银子经不起,攒起来更难。
按照他的记忆,就这八十万两还是原主万历用尽手段,不惜侵吞外库,这才攒下来的。
自万历以来,大明这个国家看起来,貌似正在恢復元气。
但用皇帝视角来看,皇权却在不断衰微,原本工部供应器皿有一万一千多件,如今却只有五千件。
为何?
省下来的。
在张居正的领导下,省下来的。
又如宫中所需蓝靛物料等,皆按照隆庆六年商议的数目执行,即使宫中不够用,也不可增加。
这些都还好,只是些许物料,物件供应。
少便少了,少了些许又短不了皇帝的,但是金银却常年积欠。
这就不能忍了。
金银,便是专给皇帝內库的银子。
是皇帝內库唯一税收。
原主万历对钱还是很执著的,即使张居正掌权,他还是用尽办法,做了不少事情。
各地积欠金银,长年累月下来竟多达一百六十一万两银子。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大明,金银一年总共也就收一百万两。
累计欠下近二百万两。
这谁受得了?
可能有人觉得天下都是皇帝的,吃喝又不短了皇帝,又何必计较。
这想法过於天真。
內库名义上是皇帝的私库,可不代表就得在皇帝身上。
地方有灾害,需要賑灾,內库需要出吗?需要的,只要外朝说没钱,那么皇帝就得出。
某地兵马欠粮餉,內库需要出吗?需要的,因为外朝说没钱了,那么皇帝不出,谁出?
除此之外,还有文官、武將有功,需要奖赏,这些赏赐都是內库出的。
换而言之,皇帝的內库既是私產又是公帐。
事实上內库补贴国库自洪武就开始了。
永乐靖难之后,朱棣表示自己也要效仿,也用內库补贴。
这算是大明祖制了。
歷史上,万历三大战役,皇帝的內库就没少出钱。
萨尔滸之后,天启年间,短短几年,天启皇帝便动用內库银两达千万。
可以说是砸锅卖铁、变卖家產的资助明军抗金。
但让皇帝受伤的是,辽东战场一直在僵持。
因而內库攒不下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仅关乎到皇帝的权力。
还关係到大明这个国家的运转。
至於催缴积欠,呵呵,金银的收取地在直隶地区以及南直隶地区,全是经济发达地带。
到处都是豪强士绅,这些人是会抗税的,甚至还懂得利用舆论。
抗税是我明一大传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