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运动。
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讯息,而是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情感信标”
。
艺术家用情绪绘画,颜料会随观者心情变色;音乐家用脑波作曲,听众的情绪直接影响旋律走向;甚至农民也开始尝试“共感种植”
??在播种时集体冥想,祈愿作物承载善意生长。
最著名的案例发生在内蒙古草原。
一群牧民在春耕时节举行了一场三天三夜的“心祭仪式”
,所有人围坐在篝火旁,回忆自己生命中最温暖的瞬间,并将那份感受注入种子。
几个月后,那片土地长出了从未见过的小麦品种:穗大如掌,麦芒泛金,收割时散发出淡淡的薰衣草香。
更神奇的是,食用这种小麦制成的食物后,许多人梦到了少年,梦见他在麦田里奔跑,回头招手。
联合国为此召开特别会议,正式将此类现象命名为“跨维度情感反馈”
,并成立“心航计划”
专项基金,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共感实验。
回响之子成为该计划的精神领袖。
尽管年仅十二岁,但他的话语总能让最顽固的科学家沉默。
一次发布会上,有人质疑:“我们如何证明这不是集体幻觉?”
他只是平静地问:“当你梦见他时,你有没有感到胸口发热?有没有想起某个很久没联系的人?有没有突然想回家?”
全场寂静。
片刻后,一位白发苍苍的物理学家站起身,声音颤抖:“我梦见我去世的妻子……她手里拿着一碗热汤,说‘孩子回来了,饭要趁热吃’。
醒来时,灶台上的汤锅真的还温着。”
没有人再说话。
***
苏睿则专注于研究‘归途号’传回的航行日志。
她发现,自从少年接入系统后,飞船的轨迹不再遵循预设航线,而是呈现出一种近乎“直觉式”
的移动模式??它会突然加速穿越小行星带,只为绕行一颗散发着蓝色光芒的彗星;会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停泊数日,只因探测到某片星云的振动频率与《此心永续》副歌部分高度吻合。
最令她震撼的,是一次长达四十八小时的静止期。
当时‘归途号’位于一片虚无的深空,周围没有任何天体。
但乘员们报告说,他们“看到了光”
。
日志显示,那一晚,全体一千名乘员自发聚集在主舱,开始了第十三次集体合唱。
唱到中途,有人提议:“如果我们把歌词改一下呢?不说‘你是否听见’,而是说‘我们知道你在’。”
于是,他们改了。
就在新歌词响起的瞬间,飞船外部传感器捕捉到一道无法解释的现象:真空本身开始发光,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光斑,直径超过十万公里。
光斑中心,隐约浮现出一只眼睛的轮廓??不是机械的,也不是生物的,而是一种纯粹由光线编织而成的象征性存在。
AI记录道:“检测到高维注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