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三加入世界成协及派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68]6月,各学术团体推定17名代表组成“第七届世界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

[169],哥大出身的胡适为团长,程其保为秘书,刘湛恩为干事长(三人均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社教社社员雷宾南为成员之一。

尽管最终因日方筹备委员会允许“伪满洲国代表参加”

取消行程,但由此七个教育团体组成的联合办事处却保留下来,并在抗战全面爆发后随迁重庆,并邀集中华图书馆协会等五团体参加,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办事处通过发行《建国教育》刊物、举办学术讲演、举行联合年会等活动,成为抗战期间各学术团体保留火种的“诺亚方舟”

特别是抗战期间前后举行的四届联合年会,赢得各学术团体的高度评价。

如1938年11月在成都举行的第一届联合年会,大会以“抗战建国中之各种教育设施问题”

为中心议题,共同商议各种教育问题的战时应对措施。

在战火纷飞中,全国教育界代表围坐一起,“无论从团结意义上讲,抑或从学术沟通上说,均为空前的盛会”

,彰显了“教育学术界共谋教育力量助成抗战建国伟业的意义”

[170]综之,社教社通过积极加强与国内外学术团体联络、沟通,在为自身社团发展寻求助力的同时,宣传了自己,扩大了影响,并从而影响了一部分人士对社会教育的看法,为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性的舆论环境,并寻求了“同声相应”

的助力。

[1]郑成林、路中康:《社群、社团史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重构:“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与社会变迁”

学术研讨会述评》,载《近代史学刊》,第5辑,2009。

[2]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231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2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4]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229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5]《江苏巡抚陈夔龙奏报纸电讯集会演说以范围于法律之内折》,见《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1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6]《宪政编查馆、民政部会奏结社集会律折》,载《政治官报》,第135号,1908。

[7]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274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8]韩延龙、苏亦工:《中国近代警察史》上,3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大学院公报》,第1年1期,1928。

[10]《教育行政机关管理学术团体办法》,载《浙江民政月刊》,第26期,1930。

[11]《教育部关于各学术团体应呈请备案的训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文化(一、二)》,729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12]第一个层面是从传统士大夫中蜕变而成的近代士绅知识分子,以张謇、梁启超、张元济、熊希龄、江谦、唐文治、袁希涛、沈恩孚为代表,有科举功名出身,有深厚的中学根基,对新学不排斥,多数清末曾担任过显赫职务,他们以自身影响力保护和推进新式教育的发展;第二个层面是清末民初的归国留学生(游历海外),包括留日、欧美等,以蔡元培、蒋维乔、黄炎培、陈宝泉、张伯苓、郭秉文、胡适、陶行知、陈鹤琴、蒋梦麟、晏阳初等为代表,用与传统士大夫迥异的知识结构与价值理念,投身教育改革浪潮;第三个层面是在国内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青年。

见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438~443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3]罗福惠:《辛亥时期的精英文化研究》,322~323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全美最古老之华人社团》,载《华侨时报》(香港),1989-09-15。

[15]孙广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191页,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

[16]朱有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252~253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7]笔者整理于江苏省教育会:《江苏省教育会历年会务简明报告表》,自刊,1926。

[18]刘正伟:《巡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331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9]尽管按照《章程》规定,会员代表大会(常会)是该会的最高权力及决策事务的机构,但每年只召开一次且需参加人数达到会员的三分之二才算符合程序,远远不如每月召开一次、10人参加即可的评议员会方便、便捷。

[20]陆尔奎:《论教育会之性质》,载《教育杂志》,第1卷9期,1909。

[21]笔者整理自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0卷(中国近现代教育史),439~458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张宪文、方庆秋主编:《中华民国史大词典》,263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2]《大会概况》,见中国社会教育社:《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一届年会报告》,1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3。

[23]《中国社会教育社成立志盛》,载《教育与民众》,第3卷4期,193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锦衣玉令我从凡间来三界劳改局美食征服全星际[直播]萨尔桑娜篡位皇帝的后悔药漫威十二符咒曲线升迁:权道情谋西游化龙藏锋恰逢雨连天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重生1997拜师九叔蚀骨痴缠病娇厂督的小宫女捡到一个神光棒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重生嫡女她福运旺旺踏出生天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御前心理师超神学院武道天使之旅师兄全员皆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