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3)说明:1933年8月—12月发文栏中“呈、公函、便函、电”
合计为1399,但总计中为1406,估计原表中统计有误;原表中1933年2月—7月中发文“便函”
总计(206)应为276;1935年9月—12月的统计中原表收文总计(106)应为105,已在表中一一更正。
笔者整理自《收发文件统计》(1933年2月—7月),载《社友通讯》,第2卷2、3期合刊,1933;《收发文件统计》(1933年8月—1934年2月),载《社友通讯》,第2卷11、12期合刊,1934;《收发文件统计》(1934年3月—7月),载《社友通讯》,第3卷2期,1934;《收发文件统计》(1934年8月—1935年2月),载《社友通讯》,第3卷8期,1935;《收发文件统计》(1935年3月—8月),载《社友通讯》,第4卷6期,1936;《收发文件统计》(1935年9月—12月),载《社友通讯》,第4卷7期,1936;《收发文件统计》(1936年1月—5月),载《社友通讯》,4卷10、11期合刊,1936。
[149]整理自《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育杂录,214、219~220页;《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五编杂录,1526页;刘寿林等:《民国职官年表》,39~41、605~6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5;中国社会教育社编:《社员一览》,无锡,民生印书馆,1937;《本社现任理监事提名》,载《社友通讯》复刊,第1卷2期,1947。
[150]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造》,16、20页,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处,1932。
[151]秉:《国际教育联盟考察团到院情形》,载《教育与社会》(无锡),第37期,1931。
[152]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造》,208页,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处,1932。
[153]图1-9为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考察参观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后与中国专家合影,(从左至右)第一排:陈裕光、王明慎、richBecker(德)、PualLangevin(法)、俞庆棠、陈剑修;第二排:高阳、Lu(K.P.)、Tsien(K.P.)、雷沛鸿、陈礼江、唐庆诒、陈瀚笙
资料来源:SusanneKuss(Hg.),richBea:Reisebriefedesehemaligenpreussikultusminidter193132,Berlin,Berlinera-StudienQuellenue,2004,p.353.此资料由德国GEI国际教科书研究中心博士候选人李凯一提供。
[154]讲演时间及讲演题目为:16日为“格龙维:高等民众学校的鼻祖”
;17日为“丹麦的土地政策”
、“丹麦的公共集会”
(幻片);18日为“丹麦的合作运动”
、“丹麦国际民众教育学院”
(幻片);19日为“各民族的教育态度”
,详见《社务报告招待民教专家马烈克》,载《社友通讯》,第2卷8期,1934。
[156]《加入成人教育协会》,载《社友通讯》,第2卷2、3期合刊,1933。
[157]《第十一次理事会议记》,载《社友通讯》,第3卷10期,1935。
[158]《社务报告派员出席世界教育会议》,载《社友通讯》,第3卷12期,1935。
[159]罗廷光:《参加本届世界教育会议的经过及其感想》,载《教育杂志》,第25卷10号,1935。
[160]罗廷光:《参加本届世界教育会议的经过及其感想》,载《教育杂志》,第25卷10号,1935。
[161]罗廷光:《参加本届世界教育会议的经过及其感想》,载《社友通讯》,第4卷4期,1935。
[162]《文盲调查表》,载《社友通讯》,第5卷5期,1936。
[163]《中国教育学会会友通讯》,第10期,1937。
[164]《社务报告参加世教会议筹备会》,载《社友通讯》,第5卷9期,1937。
[165]《社务报告编拟世界教育会议提案》,载《社友通讯》,第5卷11期,1937。
[166]《本社第十七次理事会议记》,载《社友通讯》,第5卷10期,1937。
[167]《理事会事务所通告》,载《社友通讯》,第5卷5期,1936。
[168]《社务报告加入世界教育学会》,载《社友通讯》,第5卷11期,1937。
[169]出席代表名单如下:胡适、何炳松、庄泽宣、汪懋祖、廖世承、周甦生、刘湛恩、高君珊、刘吴卓生、雷宾南、程其保、叶溯中、齐国栋、魏学仁、董任坚、罗廷光、胡叔异。
《中国教育学术团体推定出席世教会议代表》,载《申报》,1937-06-03。
[170]陈礼江:《祝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年会》,载《教育通讯》,第1卷36号,193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