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二教化以学校为本传统回归(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教化以学校为本”

传统回归

banner"

>

显而易见,无论洛阳实验区的乡村民众基础学校,抑或花县实验区乡村基础学校,顶层设计中,均有社教社持之以恒的实验理念,即打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界限,容纳儿童、青年和成人于一校,教师不仅承担着儿童教育的责任,还负有教育失学青年、成人的使命,这些学校不仅承担着新教育体制下的义务教育,同时亦恢复原本的乡村文化中心的功能。

“中国的教育,所以不能普及,就是因为过去的学校式的教育,太偏于贵族化,穷苦的乡民没有福气走进他的门去,可见只希望学校教育来完成教育使命,提高民族文化,永没有实现的日子。

为了积极的扫除文盲,提高农民的文化,所以又要提倡乡村化的社会教育。”

[155]实际上,实验区所进行的乡村民众基础学校、乡村基础学校,是以“谋学校社会化”

外化,“教化以学校为本”

传统风骨影绰可见,一改小学校“闲人免进”

的冰冷面目。

对以西方学校教育为主的新式教育制度的评判,并不仅仅限于社教界。

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民族主义”

渐复流行,倡导中国文化、重新肯定中国传统的呼声日高,张君劢1935年创办学海书院时指出,教育不仅仅是“讲学识”

,尤其要“敦品行”

他认为,办书院不是开倒车,不是复古,而是“在振兴民族文化,参以西学方法及其观点,以期于融合贯通之中,重建中国文化之基础”

[156]。

不难看出,张君劢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新式教育。

实际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乡村社会中的教育危机已成为知识界的流行话语,“乡村教育破产论”

的声音很高。

“中等以上学校集中都市,而使乡村青年不能不向都市求学……所以30年来新教育在数量上可言成绩者只有都市的教育,内地的乡村则反而日趋日下。”

[157]而且这种受了新式教育的乡村子弟,却很少重返乡村;甚至连师范学校的毕业生都不愿回到乡村教书。

“在乡村教育中,旧式私塾仍占统治地位,旧式文人仍然主导了乡村教育。”

[158]如洛阳实验区为实验区事业推进,必须对塾师进行培训。

新式教育不仅没有改善乡村文盲众多的状况,反而产生了一种副作用,“成了吸收乡间人才外出的机构,有一点像‘采矿’,损蚀了乡土社会”

[159]。

除了出现教育都市化现象之外,新式教育的贵族化也导致农民在其面前止步不前。

新式学校的费用远高于私塾,小学收费要高于私塾两到三倍,更何况私塾束修还可以实物或劳力来抵代。

新式小学的费用不菲,乡民难以负担,有人不得不中途辍学。

例如,在河北定县的62个村中,初级小学自开办以来,中途退学者至少有418人。

其中,因贫穷退学者最多,占到退学总人数的90%。

另外,新式学校必备的各种器具,如体育器械、游艺器材、实验设备、手工模型及音乐用具,等等,其建校成本要高出私塾几倍甚至几十倍。

[160]而在清末新政的实施中,办理新式学堂的经费全由地方官员与当地士绅协商筹措,新学捐款被转嫁到乡村民众身上,加上有些劣绅倚仗官府势力,乘机营私舞弊、中饱私囊,使得“在兴学中,农民未受其利,先蒙其害”

[161]。

清末,各地出现了农民群体性破坏新式教育的暴力行为,乡村教育近代化遭遇了农民情感上的抵触与行为上的反抗。

新式学校的教育内容也是农民产生抵触情绪和反抗行为的主要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水与火(原名服不服)你跑不过我吧恋爱要在模拟后抱上鱼尾巴后娘娘们拼命宫斗,丑王妃摆烂上位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韩警官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追击半岛死亡万花筒众神世界重生从夺舍自己开始诸天之从新做人楼白的游戏王奇妙冒险丹皇武帝我是大渣男[快穿]重生成世子的心尖宠王爷在上,王妃她绝色无双农门娇俏小厨娘守寡后我重生了离婚后我成了娱乐圈大佬破产男配不想跟我分手一人之开始的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