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62]《赵冕启事》,载《社友通讯》,第5卷1、2、3期合刊,1936。
[63]心斋:《编辑琐话》,载《社友通讯》,第3卷1期,1934。
[64]屈凌汉:《小小的建议》,载《社友通讯》,第3卷4期,1934。
[65]陈礼江:《参加民教会议的感想》,载《社友通讯》,第1卷9期,1933。
[66]顾良杰:《民教专家会议之经过及其结果》,载《教育与民众》,第4卷6期,1933。
[67]编者:《民众教育会议志略》,载《社友通讯》,第1卷9期,1933。
[68]《社员消息》,载《社友通讯》,第1卷7、8期合刊,1933。
[69]整理自《民众教育会议志略》,载《社友通讯》,第1卷9期,1933。
[70]顾良杰:《民教专家会议之经过及其结果》,载《教育与民众》,第4卷6期,1933。
[71]推行民众教育之目的在就人民实际生活之需要(如食衣住行及治安教育卫生等),因地制宜,施以相当训练与指导,以期培起国民力量,树立自治基础;唤起民族意识,复兴中华民族;促进农业生产,改善经济组织;促进乡村建设,充实人民生活。
[72]高践四:《推行民众教育办法草案》,载《社友通讯》,第1卷7、8期合刊,1933。
[73]编者:《民众教育会议志略》,载《社友通讯》,第1卷9期,1933。
[74]陈礼江:《参加民教会议的感想》,载《社友通讯》,第1卷9期,1933。
[75]编者:《民众教育会议志略》,载《社友通讯》,第1卷9期,1933。
[76]整理自《附录教育部民众教育委员会聘任委员会名单》,载《乡村建设》,第2卷27~29期合刊,1933;顾良杰:《教育部民众教育委员会会议经过及感想》,载《社友通讯》,第2卷8期,1934。
[77]九组提案如下所示:(1)推广民众学校办法草案;(2)民众学校规程草案;(3)修正民众教育馆暂行规程草案;(4)教育部民众学校课程标准编订委员会章程草案;(5)编辑民众读物案;(6)推行职业补习教育办法草案;(7)改进及充实全国图书馆案;(8)社会教育人员任用及待遇规程草案;(9)各省市县民众教育区规程草案。
此外由委员临时提出者两案:一、相菊潭先生之请部咨商内政部指定一省或数省以县立民众教育馆馆长或农民教育馆馆长兼任区长试行政教合一案;二、钮永建先生之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图草案。
详见顾良杰:《教育部民众教育委员会会议经过及感想》,载《社友通讯》,第2卷8期,1934。
[78]《社员消息》,载《社友通讯》,第2卷7期,1934。
[79]顾良杰:《教育部民众教育委员会会议经过及感想》,载《教育与民众》,第5卷5期,1934。
[80]顾良杰:《教育部民众教育委员会会议经过及感想》,载《教育与民众》,第5卷5期,1934。
[81]编者:《民众教育之实施途径》,载《社友通讯》,第2卷7期,1934。
[82]顾良杰:《教育部民众教育委员会会议经过及感想》,载《教育与民众》,第5卷5期,1934。
[83]《国内时事:教育部召集之民众教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之开会情形》,载《摄影画报》,第10卷4期,1934。
[84]《国内时事》,载《东方杂志》,第31卷4期,1934。
[85]《民众教育委员会组织要点》,载《教育与民众》,第4卷8期,1934。
[86]储志:《中国社会教育社的过去与将来》,载《教育与民众》,第5卷8期,1934。
[87]《决议案全文》,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一届年会报告》,70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2。
[88]《中国社会教育社分社组织办法》,载《社友通讯》,第3卷1期,1934。
[89]《拟定组织分社赞同书》,载《社友通讯》,第3卷1期,1934。
[90]《本社洛阳分社成立大会》,载《社友通讯》,第3卷11期,1935。
[91]《社务报告安庆社员筹组分社》,载《社友通讯》,第4卷5期,1935。
[92]《工作报告总干事俞庆棠先生社务报告》,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纪念册》,101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5。
[93]黄道诚提案为“本社法定分社及轮流年会案”
,李文白提交3个相关提案,分别为“各地社员分别组织分社以便常常集会讨论与推进案”
“宜再多介绍西北社员案”
“在西北上增设分社或社教通讯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