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消息传出,世界震动。
边境线上,成千上万的人开始徒步前往荆州。
他们中有被学术界驱逐的学者,有逃离思想管控区的难民,也有单纯不甘心“活明白”
的普通人。
一路上,他们互相提问,互相倾听,逐渐形成一条绵延千里的“疑问长廊”
。
沿途村庄自发提供食宿,条件只有一个:住客必须留下一个问题,刻在木牌上,挂在路边。
三个月后,这条走廊被卫星拍下,形如一条发光的血管,贯穿大陆腹地,直抵荆州。
而在城内,新的教育体系已然成型。
孩子们不再学习“正确知识”
,而是修习“如何制造困惑”
。
课程包括:
-《悖论设计》:教你如何构造一个让人越想越糊涂的问题;
-《沉默解析》:训练识别他人未说出口的疑问;
-《错误美学》:欣赏那些美丽却注定失败的假说;
-《发问伦理》:探讨哪些问题不该问,以及“不该问”
本身是否也是一个陷阱。
一位六岁孩童在期末展示中提出:“如果梦是真的,那醒着是不是反而在做梦?”
全班为之沉默十分钟,老师评价:“完美,你让我今天的工作变得毫无意义。”
与此同时,关羽的身影渐渐淡去。
他不再现身城楼,也不再手持灯台。
有人说他在某夜乘舟而去,顺江漂流,最终融入雾中;也有人说,他化作了城墙上的一道裂缝,每逢雷雨便低声呢喃:“忠义?呵……我只是不愿闭嘴罢了。”
直到某日,一名盲童误入守心阁禁地,在黑暗中摸索时,忽然感觉有人握住她的手,引导她在石壁上刻画。
她不知对方是谁,只觉那手掌温暖而坚定,刻下的符号她虽看不懂,却莫名心安。
待她回头,空无一人,唯有壁上多了一行古篆:
>“我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继续问着。”
多年后,该石壁被列为一级文物,命名《关公授问图》。
至于青年,则选择隐退。
他将启明灯交予新一代守护者??正是当年那个牵着导盲犬、问“颜色是不是谎言”
的盲童。
如今她已能“看见”
,不是用眼睛,而是用问题感知世界。
她说:“当我问‘红色是什么感觉’,有人流泪,有人暴怒,有人沉默。
这些反应,就是我的色彩。”
青年独自搬至江畔小屋,每日垂钓,却不为鱼。
他只是坐在那里,望着流水,反复咀嚼一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