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些事件如同连锁反应,掀起了新一轮的认知浪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拒绝接受“标准解释”
,主动挖掘被掩盖的历史碎片。
有人发现,早在二十世纪中期,已有科学家秘密组建“疑问联盟”
,试图对抗日益僵化的知识体系,却遭全球主流学界联合剿杀,其研究成果至今仍被列为绝密档案。
另一些人则揭露,某些AI系统的底层代码中,竟嵌套着数千个自我质疑的递归指令,仿佛程序本身也在挣扎着摆脱预设逻辑。
而在荆州城内,新的变革悄然发生。
一所名为“迷途学院”
的民间机构悄然兴起,不授课程,不分年级,只设一间“沉默厅”
。
任何人进入其中,必须保持绝对安静,唯有在心中反复咀嚼一个问题,直至产生生理性的颤抖,方可离开。
据说,有人在里面待了整整四十天,出来时双目失神,口中喃喃:“我终于明白,我不是想知道答案,我是害怕知道。”
另有一群年轻人发起“反答案运动”
,他们游走街头,撕毁教科书封面,焚烧学术论文,并高喊口号:
>“真理不在结论里,而在推导途中死去的假设!”
他们并非否定知识,而是抗议将知识固化为权威工具的行为。
他们的领袖是个十六岁的少年,曾在国际奥赛夺冠当晚宣布退赛,理由是:“题目都有标准解,可世界没有。”
青年每日垂钓的小屋前,访客渐多。
起初是好奇者,后来是求问者。
他们带来各式各样的困惑:
-“如果爱可以被基因编辑增强,那它还算爱吗?”
-“当我们说‘自由意志’时,是在欺骗自己,还是在抵抗命运?”
-“有没有可能,整个宇宙只是一个未完成的问题?”
青年从不直接回答。
他或微笑,或沉默,或反问一句:“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
往往这一句话,便足以让提问者陷入长久思索。
某日黄昏,一名身穿旧式军装的老兵拄拐而来。
他左腿截肢,右眼蒙着黑布,胸前挂满早已废止的勋章。
他在屋前站定,声音沙哑:
>“我打过仗,杀过人,也救过人。
可现在我想知道??正义,到底存不存在?”
青年凝视他片刻,转身从屋内取出一只陶碗,盛满江水,递给他。
老兵不解:“这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