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者限制出行、子女入学受限。
政策甫一出台,便引发剧烈反弹。
最激烈的抗议来自教育界。
数百名教师联名致信典籍院:“若连课堂讨论都要被评分监控,那孔子也该被判为危险分子。”
更有学生集体罢课,在校园墙上刷下巨幅标语:
>**“思想不是商品,不能用积分兑换自由!”
**
与此同时,一场意想不到的技术反击悄然展开。
一群匿名程序员开发出一款名为“回声”
的去中心化语音存证APP。
用户只需录制一段话,系统便会自动将其拆解成无数碎片,加密后分散存储在全球志愿者提供的闲置硬盘中。
除非集齐所有碎片密钥,否则无法还原完整内容;而一旦原作者遭遇不测,程序将自动触发“遗言释放协议”
,向预设联系人发送录音包。
短短一个月,注册用户突破百万。
有人上传自己被强拆的过程录音,有人留存医疗事故证据,还有母亲悄悄录下孩子问:“妈妈,为什么电视里说大家都幸福,可我们吃不上肉?”
察言司技术部门试图追踪服务器位置,却发现这些数据像风中的灰烬,飘散在世界各地的私人设备里。
他们查封一台机器,换来的是十万个节点自发复制备份。
最终,首席技官在内部报告中写下绝望之语:
>“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信息传播,而是一种**信念的病毒式生长**。
它不怕封锁,因为它本就在地下;它不怕删除,因为它早已分散重生。”
这一年冬天格外寒冷。
京城大雪封门,宫墙内外积雪盈尺。
某夜,一名小太监在清扫御花园时,发现梅树根部被人埋下一枚铜管。
打开后,里面是一段微型胶卷,经投影仪放映,竟是林婉儿在狱中用饭粒粘在草纸上的手写信:
>“他们剪了我的头发,锁了我的手,可剪不断我想说的话。
>我每天都在默背那些被删的文章,一遍又一遍。
>如果有一天我能出去,请告诉外面的孩子们:
>被关住的不是我,是他们的良心。”
此信后来通过宫女传递至外界,迅速演变为新一轮“静默行动”
??全国各地的学生在考试作文中集体引用同一句话:“尔欺天下耳目,焉能欺万民心?”
阅卷官无法全部判零分,只好模糊处理,结果导致成绩大面积异常,引发家长大规模质疑。
裂缝,已从底层蔓延至权力中枢。
次年春,千言园迎来第六次清明诵读日。
今年的主题是:“你还敢说吗?”
回音塔前,万人齐聚。
小女孩作为主持人走上台,手中拿着一张泛黄的纸??那是展昭原稿的高清复制品。
“五年前,我问过叔叔一个问题。”
她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说,以后还会有人不让我说话吗?”
她顿了顿,声音清澈如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