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说故我在”
“墨未干”
等短句。
年轻人争相收集,却不知这些是“回声”
成员用暗语串联而成的记忆密码。
最狠的一招,是“梦境播种计划”
。
几位心理学专业的“回声”
志愿者开发出一套低频脑波诱导音频,伪装成助眠APP中的“深度放松音乐”
。
当使用者入睡后,系统会以极低声播放真实历史片段,如展昭被捕当晚的审讯录音、千言园焚书时群众哭泣声、甚至是他写下“宁碎不屈”
时毛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研究表明,人在浅睡眠阶段对语言信息仍有部分吸收能力。
三个月后,多地心理咨询机构报告异常现象:大量市民梦到“一个穿灰袍的男人在灯下写字”
,醒来后莫名流泪,甚至自发写下从未学过的诗句。
“真实”
,正在从潜意识深处破土而出。
*
春末,江南梅雨绵绵。
一座偏僻山村祠堂里,百余名村民齐聚一堂。
族长捧出祖传木匣,里面竟是一台老式投影仪和一卷8毫米胶片。
据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位下乡知青留下的遗物,几十年无人问津。
今夜,他们决定放映。
胶片转动,画面模糊晃动,但声音清晰可辨:
>“各位乡亲,我是展昭。
如果你们看到这段影像,说明我已经不在了。
但我希望你们知道,那些年发生的事,不是谣言,不是叛乱,是我们每个人都曾亲身经历的真实……”
祠堂内一片寂静。
老人握紧拐杖,青年屏住呼吸,孩子依偎在母亲怀里。
影片持续了四十三分钟,记录了千言园建立初期的读书会场景、民众自发抄录禁书的过程、以及第一次大规模抓捕当晚的街头实况。
最后定格画面是一群年轻人手拉着手,面对镜头齐声朗读《千字文》最后一句: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放映结束,无人离席。
良久,一位盲眼老妇拄杖起身,颤声道:“我虽看不见,但我听得见。
这声音……跟我当年在广播里听到的一模一样。”
“我也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