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赵玉儿好奇地问:“三哥,你师父是什么样的人呀?”
卫蓝想了想,笑道:“话不多,有威严,没教我一招半式,却让我在三个月内筑基成功,只是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厉害。”
欧阳亦雪点点头:“天昊道长的名声,我早年也听过,玉皇观本该在五十年前覆灭的,是他力挽狂澜,救了玉皇观,只是后来一首隐居,没想到这次会出来主持大局。
有他在,正道这边总算能拧成一股绳了。”
歇了片刻,几人继续赶路,往天目山方向走去。
官道旁的树木渐渐变得茂密,虽是初春,但也抽出了密密的新芽,远处隐约能看到连绵的山峦,明真忽然来了兴致,从怀里掏出一个铜制罗盘,指针在盘面上轻轻转动,他清了清嗓子,对众人道:“咱们快到临安地界了,正好跟你们说说天目山的龙脉风水——这可是咱们大宋朝定都临安的关键!”
赵玉儿凑过去,看着罗盘上的指针,好奇地问:“二哥,风水龙脉真的这么重要吗?”
“当然重要!”
明真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指着远处的钱塘江,“你们知道宋高宗为什么选临安定都,而不是南京吗?南京那地方,风水本是极好的,可秦始皇当年去了一趟,随行的方士说‘此地龙气太盛,五百年内必出帝王’,秦始皇一听就慌了——他要的是大秦千秋万世,哪能容忍别人分走龙气?于是就下令挖断了南京的龙脉,把龙气泄了个干净。
后来到了高宗时期,手下的风水师一看,南京的龙脉早就断了,根本撑不起都城的气运,就选了临安。”
“那临安的龙脉有什么特别的?”
卫蓝问道,他对风水一窍不通,听得很认真。
明真停下脚步,罗盘放在掌心,指着前方的山峦:“临安有三条龙脉,一条水龙脉,两条山龙脉。
水龙脉就是咱们刚才看到的钱塘江——你们看那江水,蜿蜒曲折,像不像一条游龙?从西往东流,最后汇入大海,这就是水龙脉的‘气脉’;山龙脉就更厉害了,一条是天目山主脉,另一条是龙门山支脉,两条山脉像两条巨龙,环绕着临安城。”
他顿了顿,又道:“水龙脉好理解,就是大江大河形成的脉络,而山龙脉呢,就像大树的树干,从祖山延伸出来,分出无数支脉。
在风水上,山脉的形状分七十二种,叫‘穿山七十二龙’,吉凶比例大概是三七开——吉龙经过的地方,人口密集,城市兴旺;凶龙经过的地方,要么荒凉贫瘠,要么灾祸不断。”
“你这都是瞎编的吧?”
灵光忍不住插嘴,“哪来的七十二龙?凭什么说吉就是吉,说凶就是凶?”
“你懂个屁!”
明真瞪了他一眼,“这是祖宗传下来的,经过千百年的勘查记录总结出来的!
你知道‘祖龙脉’吗?中土的祖山是昆仑山,从昆仑山延伸出五条龙脉,两条往西去了西域,三条往东部延伸,分成北干龙、中干龙、南干龙。
咱们临安,就是南干龙出海前的最后一座城,是‘南干龙头’的所在地——这可是顶级的风水宝地!”
说着,明真指向远处紫雾萦绕的天目山,语气变得郑重:“风水好不好,不光看龙脉经过,更要看‘结穴’——龙气聚在一个地方,形成‘龙穴’,那才是真正的宝地。
天目山龙脉分裂出的老和山龙脉,是从地底穿过整个临安城中心的,在城底下结了一个‘大龙穴’;还有凤凰山、西湖、龙门山、仙霞岭,这些地方到处都是小龙穴,你们想想,临安城被这么多龙穴围着,是不是像一个‘小龙窝’?”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龙脉的走向,罗盘上的指针指向天目山方向,微微颤动:“咱们这次要去的天目山,就是南干龙的‘龙头’所在,龙气最盛的地方。
邪道九宗和阴阳师要破坏龙脉,肯定是冲着天目山的龙头来的——只要龙头一断,临安的龙气就会散,大宋的气运也就完了。”
欧阳亦雪点点头,补充道:“我早年也听过天目山的传说,说天目山深处有一口‘龙气井’,是龙气汇聚的地方,只要破坏了那口井,龙脉就会断裂。
咱们这次去,一定要守住那口井。”
卫蓝看着远处的天目山,紫雾在山间缭绕,像一层神秘的面纱。
他握紧了拳头,心里更清楚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不仅要报自己的家仇,还要守住大宋的龙脉,守住玉儿的家。
几人加快了脚步,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前方的山路渐渐陡峭,天目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一场关乎大宋气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