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孙儿继任执灯使统领后,推行“百村采录计划”
,派遣青年弟子深入边陲村落,记录那些即将失传的故事。
他曾对众弟子言:“真正的历史不在朝堂诏令,而在老妇纺车旁的一句闲谈,在牧童放牛时哼唱的小调。”
这一日,他亲率十人小队前往西南深山,探访一处与世隔绝的苗寨。
寨中长老年逾百岁,耳聋目昏,却仍能背诵整部《祭骨歌》,讲述百年前一场大旱中,族中女子如何以身祭雨,换取一方甘霖。
弟子们笔录之际,忽听寨后竹林传来异响。
拨开浓密枝叶,竟见一座废弃祠堂,门楣腐朽,匾额落地,上面依稀可见三个刻字:**忘川祠**。
众人悚然。
此处偏僻至此,怎会有忘川司遗迹?
孙儿命人清扫入内,发现堂中供桌早已坍塌,唯余半尊残像,面目模糊,仅能看出是一位女子盘膝而坐,手中托书。
墙角堆满焦卷残页,似曾遭火焚。
他俯身拾起一片,拂去尘灰,赫然认出几个字:
>“……若天下皆忘,则吾辈当记之……纵诛九族,不负初心……”
字迹娟秀而坚定,竟是女子手书。
“这是……暗烛录的源头?”
随行女弟子惊呼。
孙儿沉吟良久,忽然想起祖父亲笔增补的《暗烛录》序言中一句:“彼时禁令森严,有女史官数十人,分藏南北,以族谱、婚帖、药方为载体,暗记被删之名,代代相传。”
难道这座荒祠,便是其中之一脉?
当夜,他在祠外设坛焚香,依昭明馆礼制举行招忆仪式。
点燃三十六盏魂灯,奏《忆昭辞》残章,又请寨中长者吟唱《祭骨歌》以为引。
月升中天时,忽见残像之上浮现出一道朦胧身影,衣袂飘动,眉目温婉,手中书册缓缓翻开,一页页飞出无数名字,如蝶舞夜空。
其中一个名字格外清晰:
**裴婉柔,永和五年任翰林女史,因私录林昭谏书被剜舌,囚死冷宫。
**
孙儿心头剧震。
这个名字,从未见于任何正史,亦不在《重光纪》原有名录之中!
可那气息、那风骨,分明与祖父亲述的“匿名女史”
完全吻合。
他当即跪地,朗声道:“前辈英灵在上,晚辈陈氏后人,奉守昭明之志,今日得见真名,不胜惶恐。
请您赐示更多线索,我们必将您与同侪之名,尽数补录入碑!”
风骤起,残页翻飞。
一片焦黑纸片忽然贴上他的掌心,上面竟有未尽之字,隐隐透出血痕:
>“……其余三十七人,分埋五地:北邙石窟、江南船冢、西域画壁、岭南棺林、东海沉楼……每人身边,皆留半枚铜印,合则成全……切记,铜印发热之时,即是记忆复苏之刻……”
话音未落,残像崩解,虚影消散。
魂灯齐灭,唯余一缕青烟袅袅升空,化作一只白鹤,向北方飞去。
七日后,孙儿返程途中,途经江南水乡。
夜宿乌篷船,忽觉怀中铜印发热,烫如炭火。
他急忙取出查看,只见原本黯淡无光的半枚印信,此刻竟浮现出细密铭文,与另一侧缺口形状完美契合!
他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传回昭明馆,并亲自顺线索南下,寻访“船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