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暗星云第49节点的探测灯突然熄灭。
张叙舟举着强光灯照向那台半埋在星尘中的青铜设备,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台与三星堆器物同源的史前中继器,外壳布满陨石撞击的凹痕,核心符文阵像被巨斧劈过,三道关键纹路断裂,露出的金属截面泛着墨蓝色的煞力锈迹。
护江力的数值正随着设备的能量泄漏下跌,138650→138580→138500,每跳一下,银簪就发出一阵刺痛耳膜的嗡鸣,簪身的七颗星纹忽明忽暗,像在焦急地传递信号。
“是‘七星伴月’的锁扣松了。”
苏星潼捧着祖父日记的拓本对照,日记第73页的星图上,七颗星的连线恰好绕过一轮弯月,与史前中继器断裂的符文轮廓完全吻合,“祖父说‘密码藏于星轨的呼吸间’,这七颗星纹必须与银簪的月形凹槽对齐,才能激活修复程序——就像老锁得对上钥匙的齿痕。”
她指着设备底座的七个小孔,孔径与银簪星纹的凸起严丝合缝,“但现在的排列是乱的,像被人故意打乱了顺序。”
观战区的“星图拼图”
活动己吸引3000万用户。
天文爱好者上传的“北斗七星古图”
在热评区刷屏,其中南宋的《天象列次分野之图》里,北斗第七星“摇光”
的位置,竟与银簪月形凹槽形成微妙的夹角;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专家发来“七星历”
,记载着“月掩七星时,天门自开”
的古老谚语。
“我孙子拼的北斗图对上了!”
甘肃王栓柱举着手机首播,画面里孩子用七颗鹅卵石围着月牙形的贝壳,排列顺序与日记星图的残缺处完美契合,“老辈人说星星会排队,排对了就给糖吃!”
善念值在64.8亿处泛起金色涟漪,64.9亿→65.0亿。
张叙舟的指尖抚过银簪的星纹,突然想起1993年祖父的“观星课”
——老人用红线在星图上连接北斗,说“第七颗星总躲着月亮,要等它主动靠过去,路才会通”
。
他按照记忆中红线的走向,转动银簪的七颗星纹,当“摇光”
星纹终于嵌入月形凹槽的刹那,银簪突然射出七道金光,精准落入史前中继器的七个小孔,断裂的符文阵开始像拼图般蠕动。
但反转来得猝不及防。
金光注入的第37秒,符文阵突然爆出刺目的红光,一道新的裂痕从阵中心蔓延开,护江力骤跌150点,138500→138350。
监测屏显示,星纹与设备的共振频率差了0.3赫兹——这不是排列错误,在“人人书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