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湍流区的煞力突然暴涨,道源能比例被压至4:6,中继器的外壳开始出现裂纹。
观战区的弹幕瞬间凝固,陈阿福的首播画面里,他正对着手机吼:“让银簪转三圈!
老渔民定锚都要顺漩涡转三圈!”
张叙舟的指尖突然触到银簪的月形凹槽——这是祖父当年亲手刻的“定锚纹”
。
他顺着记忆中祖父摇橹的节奏转动银簪,簪身的星纹突然亮起,在湍流区掀起金色涟漪。
奇迹发生了:道源能比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升,6:4→6.5:3.5→7:3,当最后一丝煞力被压入平衡阈值时,中继器稳稳扎进能量眼,钛合金底座弹出的锚爪与漩涡中心的能量场严丝合缝,像船锚咬住了河床。
护江力的指针疯狂反弹,137400→137600→137960(+460点)。
监测屏上,中继器的信号强度条从0%飙至99%,符文阵列在能量流中稳定闪烁,像黑夜里亮起的航标灯。
善念值冲破63.9亿,陈阿福的首播间里,千万条祝福弹幕淹没了屏幕,有人发来了渔民祖传的“定锚咒”
,有人晒出孩子画的金色漩涡,最显眼的是条带着海腥味的热评:“老祖宗的看浪本事,原来能用到星星上。”
当张叙舟提取稳定点的土壤样本时,银簪突然发出嗡鸣。
样本分析仪的屏幕上,一粒微米级的金色尘埃正在发光,其道源能频率与银簪的祖父印记完全一致。
更惊人的是,尘埃组成的微型星图里,藏着73个节点的简略坐标,与他们要部署的中继器网络完美重合——祖父早在五十年前,就为他们标出了这条路。
“他果然来过。”
苏星潼的指尖拂过屏幕,尘埃星图的边缘,有个用道源能写的极小“慎”
字。
张叙舟突然想起1991年的夏夜,祖父在观测站的沙盘上堆出漩涡,说:“最险的地方,往往藏着最稳的路,就像礁石缝里的牡蛎,能咬碎风浪。”
夜幕降临时,第一枚中继器己开始向地球传回暗星云的清晰图像。
张叙舟望着屏幕上缓缓旋转的能量眼,突然明白湍流区的杀局里藏着的温柔——那些看似要撕碎一切的乱流,其实是在筛选真正懂它的人,就像祖父留下的银簪,总要经历掌心的温度,才能亮起最亮的光。
张宗弘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阅读本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