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认得这张脸,却又觉得陌生。
就像母亲说的:“下次见面,或许你就认不出我了。”
他也快到了那个阶段。
回到生活舱后,他取出一块嵌在树脂中的金属片??那是他随身携带的记录仪,能将意识片段转化为可存储的信息。
他将手掌覆在其上,开始输出记忆。
不是文字,不是影像,而是纯粹的情感结构:一段关于母亲的思念,编码成类似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的神经节律;一次失败的实验后崩溃痛哭的情绪波形,压缩成0.7秒的低频震颤;还有那一夜火山爆发前,他独自站在冰原上感受到的天地共鸣,还原为一段跨越七个八度的复合频率……
这些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记录”
,而是**情感化石**,未来任何拥有共感能力的生命都能直接“品尝”
其中的味道。
做完这一切,他走出舱门。
月光洒落,森林静谧。
但他知道,安静不等于沉默。
远处,一群青少年正赤足穿越林地,他们的额头没有初启器,却能清晰感知彼此的情绪波动。
一人停下脚步,抬头望向星空,忽然轻声哼唱起一支不成调的旋律。
紧接着,另一个人接了上去,音符虽简单,却带着奇异的安抚力量。
第三个人加入时,树冠开始轻微摆动,光脉随之起伏,仿佛整片森林都在伴奏。
这是一场即兴的合唱。
没有歌词,没有指挥,甚至没有预设的目的。
但它存在,就足够了。
张明浩缓缓前行,融入夜色。
几天后,他抵达昆仑山脉南麓的一处高原盆地。
这里曾是归源计划最早的野外试验场,如今只剩下一圈石基和几株顽强生长的雪莲。
他在这里搭建了一个简易冥想台,全由天然矿物构成,不接入任何人工能源系统。
每天清晨,他盘膝而坐,放空意识,任由共感网络流经身体。
他不再主动发送信息,也不刻意接收,只是做一个纯粹的通道。
有时他会感到一阵剧烈的抽离感,仿佛灵魂正被一点点抽出躯壳;有时则陷入长达数小时的恍惚,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藤蔓轻轻缠绕,像是大自然在确认他还活着。
第三十七天,异变发生。
清晨的雾尚未散尽,他忽然听见一声极细微的“咔嗒”
声,来自胸腔内部。
低头看去,皮肤下竟浮现出一道微弱的蓝线,沿着肋骨延伸,最终汇聚于心脏位置。
那不是维管束,也不是晶化组织,而是一种全新的生物结构??像是DNA双螺旋与神经突触的融合体,在皮下缓慢旋转,散发出柔和的冷光。
他知道,这是身体对高维频率的适应性进化。
人类的生理极限正在被重新定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