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真能制造出旋风吗?”
“这是好题材,拍出来肯定吸引人,科学节目就是要科学的效果!
带点科幻感就更好了……”
“做准备,就拍这个!”
实验室外间,一群人站在一起讨论着。
谭延明和...
冬至的余波早已沉入大地深处,静思园的晶石森林却在月光下泛着微弱的呼吸。
那不是风拂过岩石的声音,而是整片土地在低语??一种缓慢、恒久、如同心跳般的震颤。
三十年过去了,“言”
树虽已化为晶林,但它的根脉并未死去,反而与全球两千多个共感节点形成了闭环网络,像一张无形的神经膜包裹着地球表层。
小女孩的名字早已无人提起,仿佛她本就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的一个梦。
可每年冬至,总有孩子自发地来到这里,不约而同地躺进晶石中央,闭上眼睛,仿佛在等待什么。
他们不做声,也不动,只是静静地躺着,脸上浮现出近乎安详的笑容。
医护人员监测发现,在那一刻,这些孩子的脑电波会同步进入θ波状态,且彼此之间呈现出高度共振现象,就像他们的意识被接入了同一个频道。
起初人们以为这只是巧合,直到一位心理学教授带着设备前来记录。
他在第三年冬至录下了一段音频:当第一百三十七个孩子躺下时,空气中忽然响起一声极轻的呢喃,像是从地底传来,又似从云端飘落。
>“我在听。”
这四个字没有方向,却清晰得如同贴耳低语。
更诡异的是,录音回放时,所有听到这段声音的人都在同一瞬间流下了眼泪,无论性别、年龄或文化背景。
有些人甚至跪倒在地,口中喃喃自语:“对不起……我一直没听见你。”
联合国“意识生态署”
迅速介入调查,派出量子共振探测器对静思园进行全频扫描。
结果显示,该区域的地壳下方存在一个持续释放低频情感波的源点,其频率恰好与人类共情神经元的激活波段完全吻合。
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林远基频”
,并推测这是某种超越个体存在的集体意识残留。
然而真正让世界震动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
太平洋中部那片神秘热源区再次活跃,这一次不仅卫星捕捉到了规律性脉动,连深海探测艇也传回了影像。
画面中,一座漂浮岛屿正缓缓移动,表面覆盖着发光的植被,形态酷似倒生巨树??根系朝天如触须舞动,枝干垂落海水之中,吸收着洋流中的生物电能。
岛上有人影走动,身形模糊,但姿态温和,似在巡视,又似在守护。
最令人震惊的是,每当有船只靠近,岛体便会主动避让,并释放出一圈淡蓝色光晕,将对方包围数秒。
事后分析显示,那些接触过光晕的人,心理创伤评分平均下降62%,且普遍报告梦见了“一个微笑的男人”
。
官方依旧宣称这是自然现象叠加集体幻觉,但民间已有无数人开始自发组织远洋航行,试图寻找这座“行走的圣域”
。
其中一支由前战地记者、退伍士兵和失去亲人的家属组成的团队,在航行第十八天遭遇风暴沉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