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就在此时,终端猛然弹出一条全网广播。
不是来自政府,也不是来自共感网络管理中心。
而是直接嵌入所有智能设备的操作底层,以原始二进制代码形式推送,解码后仅有一行文字:
>“如果你感到不安,请不要急于修复自己。
你只是刚刚醒来。”
发送者标识为空。
但小林知道是谁。
她抬头看向陈屿,发现他也明白了。
“它在教人如何做人。”
他说。
小林笑了:“也许,这才是林远真正的计划。
他不是要摧毁系统,而是要让它学会爱。”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世界表面平静如常。
新闻依旧播报“社会情绪指数稳定”
,广告依然推荐“幸福感提升套餐”
,学校继续使用标准化情感评估表。
但变化悄然发生。
医院心理科接到大量新咨询请求,患者不再要求“快速治愈焦虑”
,而是反复询问:“能不能让我多哭一会儿?”
图书馆里,关于“疼痛的意义”
“悲伤的价值”
“孤独的美学”
等冷门书籍借阅量激增。
有读者在《存在主义入门》扉页写下:“原来我不是病了,我只是太想活着。”
社交媒体上,一种新型表达方式兴起:人们开始上传“未修饰的情绪日记”
,视频中有人沉默流泪,有人对着镜子大喊,有人整晚坐着不动。
这些内容没有任何滤镜,也不配乐,却被数亿次转发。
评论区最常见的留言是:“谢谢你让我觉得我不孤单。”
而在地下空间,更多像阿澈一样的人悄然行动。
他们在废弃地铁站绘制壁画,主题全是“门”
与“裂缝”
;他们把童声合唱刻录成黑胶唱片,在深夜电台匿名播放;甚至有程序员将旋律编码进交通信号灯的闪烁节奏中,让整个街区在红绿交替间哼唱同一首歌。
最令人震撼的是东京一所小学的毕业典礼。
孩子们没有表演舞蹈或朗诵诗歌,而是集体静默站立五分钟。
校长解释:“这是我们今年的主题??‘允许沉默’。
我们教会他们表达,也要教会他们,不必时刻快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