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微纳光学研究所。
‘视觉光感模型’项目的结算,正在走最后的流程??财务审查。
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中的项目走的都是国家财政预算。
项目拨款单位是财政部门,财务审...
风在山谷间穿行,带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和远山松林的冷香。
那支钢笔依旧悬浮于石台之上,笔尖微光流转,仿佛与大地深处某种脉动同步呼吸。
它的颤动不再孤立,而是应和着全球无数个角落悄然发生的共鸣??一个孩子在夜半惊醒后没有立刻服用安神剂,而是抱着枕头低声哭泣;一位老人撕碎了“情绪优化建议书”
,把孙子画的歪歪扭扭的太阳贴在冰箱上;实验室里,年轻研究员关掉AI辅助系统,凭着直觉修改了一组参数,竟让停滞三年的神经接口项目突然突破瓶颈。
这些瞬间,像雨滴落入湖面,涟漪层层扩散,最终汇聚成一种无法测量却真实存在的共振。
陈屿站在窗前,望着楼下那个吹口琴的女孩渐行渐远。
她跑过积水的路面,脚步轻快,音符断续却坚定。
他忽然意识到,这首歌从未被正式记录过乐谱,也没有任何平台发布过原唱版本,可如今,从幼儿园到养老院,从地铁站到边境哨所,几乎人人都能哼出几句。
它不属于某一个人,而属于一种集体苏醒的记忆。
他转身打开抽屉,取出那片梧桐叶。
阳光斜照进来,叶脉中的墨迹泛起淡淡金光。
他轻轻摩挲着那句话:“真正的自由,不是摆脱系统,而是终于敢说:我还不知道答案,但我愿意继续问。”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某个长久封闭的房间。
那天夜里,他梦见了父亲。
梦里的男人穿着旧式白大褂,坐在康复中心地下室的灯下,正用放大镜检查一块电路板。
墙上挂满了手绘图纸,线条密密麻麻,标注着“共感节点”
、“意识跃迁阈值”
、“痛觉记忆存储区”
。
陈屿走近时,父亲抬起头,眼神清明得不像幻象。
>“你以为理性体是林远一个人造出来的?”
>“不是吗?”
>“它是十七个人一起写的。
我们管它叫‘第十八号协议’。”
陈屿怔住。
父亲继续道:“当年官方说我们是精神病患,是因为我们提前看到了系统的反噬。
当情感可以被精确调控,人性就会变成可编程的对象。
我们试图警告,却被定义为‘认知紊乱’。
于是我们决定换一种方式留下火种??把自己写进系统的裂缝里。”
他指着电路板上的微型芯片:“这不是处理器,是容器。
每一个拒绝接受情绪矫正的‘异常者’,临终前都自愿上传了最后一段意识波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