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不幸福,因为我的悲伤被诊断为系统错误。”
>“我不幸福,但我拒绝修复。”
这些文字不断刷新,源源不断从某个未知网络节点涌入。
更令人惊异的是,每当一条新信息出现,周围空气中就会浮现出短暂的光斑,如同萤火虫般闪烁片刻后消散。
有科研人员曾推测这是大气电离现象,但陈屿知道,那是共感场的具象化表现??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频率上承认痛苦,现实本身就会产生涟漪。
他蹲下身,在墙角捡起半截粉笔,写下一句新的留言:
>“我不幸福,但我听见了你们。”
话音刚落,整块屏幕骤然变亮,所有文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简单的动画:一只手伸向另一只手,指尖即将触碰。
随后,屏幕彻底熄灭,再无反应。
但他能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微微震动了一下,像是回应。
第四站是一所私立学校的地下档案室。
他曾查到资料,这里是最早试点“情感标准化教育”
的实验校之一,所有学生每日需提交情绪日志,AI系统据此调整课程强度与社交分组。
成绩优异者往往也是情绪最“平稳”
的群体。
推开沉重的防火门时,一股陈年纸张与防潮剂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成排铁柜静静矗立,标签清晰:A型人格、B型人格、低波动组、高适应力样本……直到最后一个柜子,编号Z-9,贴着一张泛黄便签:“异常终止案例”
。
他拉开抽屉,里面没有文件,只有一盒录音带。
带身上没有任何标识,但当他放入随身携带的老式播放器时,磁带自动开始运转。
起初是杂音,接着传来孩子们齐声朗读课文的声音,内容却是诡异的:
>“快乐是有益的情绪,应当保持。
>悲伤是系统的漏洞,应及时清除。
>怀疑是认知偏差,需进行再校准。
>我们热爱秩序,我们感谢系统。”
语调整齐划一,毫无起伏,像是机器合成。
可就在第七遍重复即将结束时,背景中突然插入一声极轻的啜泣。
紧接着,另一个声音??一个小男孩??低声说:“可我想妈妈了……她走的时候,我没来得及哭。”
然后,一切归于寂静。
陈屿按下了暂停键,手指发凉。
他知道这段录音不该存在。
这类学校严禁私人录音设备进入,更不可能允许“非标准情绪表达”
留存。
唯一的解释是,当年某个工作人员冒着风险偷偷保存,并藏于这最不起眼的角落,等待某一天被人发现。
他把磁带放回原处,但在柜子内侧用粉笔写下:“他们记得。”
第五站是一座地铁换乘站。
人潮汹涌,广告屏循环播放着最新一代“心灵平衡仪”
的宣传片:白领在通勤途中戴上耳机,三分钟后露出宁静微笑;母亲抱着婴儿,眼中焦虑迅速褪去;老人坐在公园长椅上,神情安详地看着夕阳。
“让每一天都刚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