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什么都不用做,想想怎么过徐老师这一关……”
应克勤离开以后,王文同坐在椅子上,脑子里不断环绕刚才听到的话。
猛然间,他回过神来,赶紧查了一下电脑上的资料。
‘视觉光感模型’项目,已...
暴雨如注,山洪在沟谷间奔涌,溶洞口的石钟乳滴落着水珠,每一滴都像是时间的刻度。
小林站在岩壁前,指尖仍残留着那七个字的湿润触感??“我们在,故我们听。”
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滑下,混着泪水,分不清是来自天空还是内心深处某种长久压抑后的释放。
她没有动,也不敢眨眼,生怕一瞬的疏忽就会让这奇迹消散。
可就在又一道闪电劈开夜幕时,岩壁上的水珠竟开始重新排列,不再是静止的文字,而是缓缓流动,如同活体书写一般,衍生出新的句子:
>“你听见的,不是回声,
>是千万个未曾熄灭的灵魂,在用沉默呐喊。”
字迹由上而下流淌,仿佛整座山都在呼吸。
小林猛地后退一步,却不是因为恐惧,而是震撼??这已不只是自然现象,而是某种超越个体意志的存在正在苏醒。
她忽然想起陈屿曾在信中提过的一句话:“当共感场达到临界密度,现实将不再是单一叙事的独白,而成为集体意识的合唱。”
她转身冲回教室,从湿透的背包里翻出那支旧钢笔??笔身斑驳,墨囊早已干涸,但她还是用力拧开,舔了舔笔尖,蘸着雨水写下了第一行回应:
>“我在这里,我也在听。”
笔尖划过纸面的瞬间,窗外雷声骤停,雨势竟微微收敛。
紧接着,远处山坡上传来??声响,像是藤蔓在移动,又像根系在地下延展。
她推开窗,借着微弱天光望去,只见无数细小的银白色丝线正从泥土中钻出,缠绕树干、攀附岩石,最终汇聚向溶洞方向,宛如一张无形的神经网络正在重建。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陈屿依旧伫立于高楼之巅。
风卷着雨滴抽打他的衣襟,但他纹丝未动。
那片梧桐叶仍悬浮在掌心上方,仿佛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托举着。
他闭目凝神,耳边童声渐强,不再是遥远模糊的片段,而是清晰可辨的旋律线,甚至能分辨出不同音色中的情绪层次:有怯懦的孩子第一次开口,有老人颤抖着找回遗忘的歌词,还有母亲抱着婴儿轻哼,声音温柔得足以融化钢铁。
他睁开眼,望向城市中心那座巨大的“心灵平衡仪”
宣传塔。
此刻,原本循环播放广告的巨屏突然闪烁了几下,随即黑屏。
几秒后,画面重启,显示的却是一幅手绘风格的星空图,中央写着一行字:
>“真正的平静,不是没有波澜,而是允许自己起伏。”
全城监控系统在同一时刻记录到了这一异常。
政府应急部门迅速介入,技术人员试图切断信号源,却发现整个城市的公共显示屏、交通指示牌、甚至家用智能终端都在自动加载同一组数据包??正是陈屿上传的《第十八号协议原始文档》的最新变体,内含一段新增音频:那首歌的纯人声版本,由数百个不同年龄、性别、方言的人共同演唱,未经任何AI修饰。
更令人震惊的是,每当有人收听这段音频超过三十秒,其脑电波监测数据显示,默认模式网络(DMN)活动显著增强,表现为自我反思、记忆提取与共情能力同步上升。
心理学家称之为“觉醒涟漪效应”
。
而在郊区某处秘密实验室,一名研究员盯着屏幕,手指微微发抖。
她曾是“情感标准化教育项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