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升级版。”
周博士视频连线时脸色铁青,“他们学会了伪装和分散投放,甚至可能利用野生动物活动来传播。”
会议再次紧急召开。
这一次,不只是冯家屯的人到场,邻近六个村的监测负责人也都坐着拖拉机、骑着摩托赶来。
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炉火噼啪作响。
“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守。”
王海生站在地图前,声音洪亮,“他们敢投,我们就敢抓;他们藏,我们就挖;他们跑,我们就追。”
他宣布成立“生态联防突击队”
,由七个村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实行轮值巡查制,配备统一通讯频道与加密数据终端。
同时,申请将冯家屯纳入国家级“智慧生态屏障试点”
,请求部署更多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与地下光纤传感网络。
达瓦扎西举手发言:“我还建议,在每个监测点增设‘种子哨兵’。”
众人不解。
她解释道:“我们可以埋设一批对重金属极度敏感的植物种子,比如印度芥菜和蜈蚣草杂交种,一旦土壤出现微量污染,它们会迅速变色或死亡,比仪器更快预警。”
周博士当场拍板:“这个主意好!
科大实验室可以提供基因标记品种,三天内送到。”
风雪未停,行动已启。
接下来的一个月,冯家屯成了全国瞩目的“生态战备村”
。
白天,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学习如何辨认可疑包装物;夜晚,志愿队分组巡逻,手持热成像仪扫描沟壑林缘。
AI系统每天生成风险热力图,村委会门口的大屏实时滚动播放。
而最让外界震撼的,是达瓦扎西主导的一项民间实验??她联合几位高中生,用废旧零件组装出一台“土壤CT机”
。
原理并不复杂:通过电阻层析技术,测量地下不同深度的电导差异,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隐藏污染物团块。
虽然精度不如专业设备,但它成本低廉、易于复制,图纸一经公开,短短两周内,全国两百多个乡村自发仿制。
元宵节那天,天空放晴。
全村人在监测中心广场点燃灯笼,拼出一个巨大的绿色“安”
字。
达瓦扎西站在人群中央,手中捧着一本崭新的《土地学校》教材,封面上印着一行字:“每一寸土地,都有人愿意为它站岗。”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又响了。
是一条来自内蒙古的消息:那个由牧民组建的草原守护小组,刚刚截获一辆可疑皮卡,车上装有二十公斤不明粉末。
经初步检测,含有高浓度镉与有机卤化物。
车主自称化肥推销员,却无法出示任何资质证明。
当地警方已介入,样本正送往北京复检。
达瓦扎西把消息念给大家听,全场鸦雀无声。
王海生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你看,咱们这点火苗,已经烧到大漠去了。”
她点点头,眼中有光。
第二天清晨,她独自登上村后的小山岗。
这里是全村最高点,立着一座简易气象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