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次,他是来接达瓦扎西去北京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青年论坛的。
临行前夜,全村为她办了一场送别会。
没有华丽舞台,只有院中挂起的白布投影,播放着她这半年来的监测影像:雨夜巡渠、雪中采样、课堂授课、与专家辩论……画面最后定格在她蹲在地头,小心翼翼给一株番茄苗插上标签的模样。
王海生举起酒杯:“敬我们的达瓦,也敬这片不会说谎的土地。”
她眼眶红了,却笑得灿烂。
飞机起飞那天,阳光正好。
达瓦扎西透过舷窗望着越来越小的村庄,心中默念:我会回来的。
这里是我的起点,也是我永远要守的地方。
而在她不知道的角落,一份新的行动计划正在悄然成型。
某境外非政府组织内部文件显示,他们正评估“冯家屯模式”
的社会动员能力,并称之为“中国基层觉醒的危险样本”
,建议采取“认知干扰策略”
加以遏制。
风暴或许未远,但种子已然生根。
六月一日,儿童节。
冯家屯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每人一盒“初心”
番茄种子,附带一本迷你监测手册。
手册第一页写着:
“你种下的不只是菜,
是你对世界的承诺。”
达瓦扎西从北京发来视频祝福:“记住,哪怕只有一个人相信真相,光明就不会熄灭。”
夏至那天,第一茬番茄成熟了。
果实饱满通红,挂在藤蔓上像一串串小太阳。
村民们没有急着采摘,而是集体来到“守护之源”
石碑前,献上了一篮最新鲜的果子。
王海生点燃三支香,轻声说:“老陈,达瓦去替咱说话了。
你听见了吗?”
风吹过碑文,带来满园清香。
地下深处,根系交织如网,默默吸收着养分,也铭记着每一次抗争的印记。
而在遥远的城市超市里,一位母亲拿起一盒贴着“土地学校共建菜”
标签的番茄,扫码看完全程追溯视频后,转身对儿子说:“宝贝,这就是姐姐们种的,干净,放心吃。”
男孩咬下一口,汁水迸裂,满脸惊喜:“哇,真的甜!”
那一刻,千里之外的监测中心,达瓦扎西的日志新增一行:
“有人问我,这一切值得吗?
我只想说:当我看到一个孩子吃得安心的笑容,我就知道,
我们从未孤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