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他再次听见自己七岁那年在河边捉蝌蚪时哼的小调时,整个人剧烈颤抖,最终跪倒在地,嚎啕大哭:“我以为我忘了……原来我一直记得河水的温度。”
短短一周内,全球已有两千余名成年人通过该方式“重启”
了感知通道。
他们开始主动赤脚行走于草地,把手贴在老树干上闭目良久,甚至有人辞去工作,搬到乡下种菜养鸡,只为更贴近土地的节奏。
而在冯家屯,变化更为显著。
村口的老槐树不知何时长出了新的枝条,形状酷似人耳;田埂间的蚯蚓数量激增,它们爬行时留下的痕迹竟组成了一串串类似音符的曲线;就连空气也似乎变得更加清透,阳光穿过树叶洒下时,光影边缘微微颤动,如同在传递某种看不见的信息。
小禾成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声音姐姐”
。
每天清晨,她都会带着一群孩子来到大棚外,用手掌感受地面的震颤。
她虽不能说话,但她的眼睛明亮如星,指尖灵活如琴师。
她教大家如何用身体“听”
??膝盖贴地可感知深层地脉,手掌悬空能捕捉空气振动,舌尖轻触露珠甚至能尝到风的方向。
有一天,她忽然停下动作,眉头微蹙,随即迅速抓起一支炭笔,在纸上快速勾勒。
达瓦扎西走过去一看,心跳骤然加快。
那是一幅剖面图:地下三百米处,有一条巨大的根系正在断裂,断裂点位于黄海节点与青海湖之间的连接带上。
断裂处周围布满了红色标记,像是警告,又像是求救。
“你‘听’到了?”
她蹲下身,用手语问。
小禾点头,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再指向远方,最后双手交叠,做出一个“缝合”
的动作。
达瓦扎西立刻联系王海生。
“我们检测到了!”
王海生声音急促,“地质雷达显示,那一带的地壳应力异常升高,可能是由于近期全球共振过于频繁,导致能量传输链超负荷。
如果不及时干预,整个网络可能会崩解。”
“怎么干预?”
“目前只有一个理论方案:**用活体声波桥接断裂带**。
也就是说,需要至少一千名具备感知能力的人,同时在同一时间、同一频率下发出特定的共鸣信号,模拟根系的自然修复过程。”
“地点呢?”
“就在断裂中心正上方??山东半岛南端,一个叫‘石塘湾’的小渔村。”
达瓦扎西当即决定组织行动。
她通过“感知联盟”
向全球发布紧急召集令:所有已完成感知训练的成人与儿童,于七日后凌晨三点整,面向东方,闭眼静心,跟随引导音频共同吟唱一段由小禾“演奏”
出的基础音律。
消息传开,响应者如潮。
不仅有来自中国的参与者,还有冰岛的牧羊人、肯尼亚的部落长老、巴西雨林的原住民少年、东京地铁里的上班族……他们素不相识,肤色各异,母语不同,但在那一刻,都将手放在胸前,等待那一声召唤。
第七日,石塘湾。
夜色深沉,海浪轻拍礁石。
达瓦扎西站在沙滩上,身后是三百名本地志愿者,前方是漆黑的大海。
她的耳机里传来世界各地陆续接入的声音??呼吸声、心跳声、低语声,逐渐汇成一片温暖的背景音流。
三点整,引导音频开始播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